近年來,中國母嬰行業經歷了結構性調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出生人口從2016年的1786萬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902萬,總和生育率跌破1.0大關,創下近二十年新低。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母嬰健康服務市場規模逆勢攀升至5860億元,其中產后康復細分領域年均增速達18.7%。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后,是消費升級驅動的“質變”需求:家庭對孕產服務的要求從基礎照護轉向全周期健康管理,涵蓋孕期護理、產后康復、女性大健康、兒童教育等多元化領域。
在此背景下,2024年12月6日,第四屆長三角母嬰健康&“新孕產、心健康、星品質”新質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亦蓁集團作為全國產后康復國標起草組副組長單位,其CEO凌俊杰提出的“大產康生態賦能”戰略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直擊行業痛點,亦蓁給出破局邏輯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2024年調研數據顯示,當前月子會所深陷同質化競爭,平均獲客成本攀升至1.2萬元/單,而客戶留存率不足35%。面對少子化、消費升級、運營成本高的三重壓力,亦蓁集團近年來全力打造蓁葶品牌,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提高用戶滿意度,依靠口碑積累形成用戶裂變,來提升月子會所競爭力、服務力的生動實踐,為有效改善月子中心同質化競爭嚴重、運營成本高等問題找出了一條破局之道。
“出生率決定市場潛力,消費力才是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币噍杓瘓FCEO凌俊杰在2024第四屆長三角母嬰健康高峰論壇上指出,“大產康產業正從單一產后修復向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延伸,月子會所作為服務終端,亟需科技賦能與模式創新?!?/p>
科技引領,推動產康服務數字化轉型
凌俊杰強調,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正在重塑母嬰服務場景。以亦蓁集團為例,其自主研發的“亦蓁家”APP通過智能月子餐匹配、產婦泌乳管理、嬰幼兒睡眠監測、各月齡段智能早教方案等功能,實現了服務流程的數字化閉環。例如,系統可實時分析母嬰健康數據,生成個性化護理方案,并通過AI問答解決用戶即時需求。
另一方面,數字化服務要求又會反向幫助企業服務標準細化。2011年,亦蓁集團首次發布企業標準《“愛的果實”母嬰護理師服務規范》,以高于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規范化服務獲得百萬孕產客戶好評,被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2017年出版的《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國標宣貫叢書所收錄。2022年,該企業標準進行了修訂發布,即是結合了多年來母嬰護理師實際操作經驗和客戶需求,并融入“亦蓁家”APP數字化管理要求,覆蓋服務項目達200余項,較國標更細化,成為行業標桿。運用互聯網+新技術帶來工具創新,標準化革新顛覆,亦蓁集團讓孕產婦和新生兒享受到高品質服務,從而突破傳統服務在空間、地域、時間等受限的問題。 全生命周期健康美塑,提升母嬰行業“向上力”
凌俊杰還提出,大產康產業需打破傳統月子會所的物理邊界,構建“孕-產-嬰-童”全鏈條服務生態。由亦蓁母嬰創始人俞蓓芬提出的“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美塑服務”即是一例:不僅為新手媽媽解決哺乳、腹直肌、盆底肌、骨盆變化導致的系列生理問題,更為產后多年、多胎媽媽帶來身材恢復、身心調理、自我價值實現的底氣。
這一模式不僅在亦蓁旗下直營門店體系備受客戶好評,更在與全國近百家高端月子會所的合作中大放異彩。未來三年,亦蓁集團表示將持續圍繞“女性健康”布局,構建“醫療產康+醫療美容+大健康”一體化的女性健康管理體系,實現直營店、會所店、合作店規模突破500家,與眾多優秀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精致女性健康生活賦能平臺。
當生育率下降成為新常態,大產康產業的價值發現邏輯已發生根本轉變。亦蓁集團的實踐表明,通過技術創新打破服務邊界,依托生態構建創造復合價值,完全可以在存量市場中開辟增量空間,讓月子會所從單純的產后休養站進化為“女性終身健康伙伴”。這種以健康管理為核心、以數字技術為引擎、以家庭需求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正在為整個行業指明破局之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