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健康備受關注的當下,食物過敏卻如同潛藏的 “隱形殺手”,影響著眾多孩子的健康成長。雞蛋、牛奶、堅果……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食材,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兒童的過敏源頭。
6月10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主辦、Witsbb健敏思公益支持的“防敏行動,無敏100+學術交流會”在北京人民日報社總部舉行。各界專家齊聚一堂,醫學專家、權威媒體、行業代表共同探討兒童過敏防控破局之道,共筑兒童健康防線。
圖為:“防敏行動,無敏100+”學術交流會現場
市場激增背后的認知困境
天貓國際與易觀分析聯合發布的《2023中國兒童防敏市場發展洞察》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4成的嬰幼兒正在或曾經發生過敏癥狀,并預計0-6歲過敏兒童將長期穩定在2000萬人以上。從市場數據來看,2022年中國兒童防敏零售市場規模突破600億元,過去五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0%。報告預測,該市場將持續強勁增長,2025年有望突破1000億元大關。
不含常見過敏原的無敏嬰童營養品成為滿足敏感兒童健康與營養需求的關鍵產品。然而,許多新手父母因缺乏專業知識,在選購過程中常陷入盲目消費和錯誤消費的困境。
一個明確的醫學共識是:精準診斷是兒童過敏防控基石。亞太兒童過敏專業委員會委員、原北京兒童醫院過敏科主任周高俊教授在會上提到,過敏性疾病是全球第六大疾病,在兒童中尤為常見,且發生率呈快速上升趨勢,但兒童過敏,是可防可控的。她強調:“80%的過敏患者對多種過敏原敏感,平均過敏原種類達3種!唯有通過完整、精準的診斷,才能制定科學的規避方案,幫助患兒將癥狀控制在閾值之下?!?/p>
圖為:周高俊教授做主題分享
但食物致敏風險的防不勝防,當“忌口”威脅營養健康,敏寶家庭的困境不言而喻。敏寶媽媽“諾香麻麻”現場分享揪心經歷:9歲的女兒香香因嚴重過敏,至今未接觸魚蝦蛋奶等常見食材。5歲時安全食物僅十余種,長期營養攝入不足導致生長發育滯后于同齡人?!拔覀冎荒芤蕾嚩喾N營養補劑,但挑選過程依然如履薄冰?!?/p>
圖為:敏寶家庭代表“諾香麻麻”分享育兒經驗
Kol代表@育兒專家魏光宇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在社交平臺經常接收到的一些敏寶家庭的焦慮。他強調,自己在日常做知識科普的過程中就會和寶爸寶媽們強調,首先要明確什么是過敏,對于過敏的病因要客觀分析。如果孩子確診是過敏體質,一定要知道引起過敏的高危因素是什么,如果日常過敏了,有助于判斷孩子過敏的危險程度再去采取正確的方式處理?!按蠹乙欢ㄒ每茖W的方法處理過敏問題,比如回避過敏原、重視腸道菌群的建立等。在營養品方面,可以選擇像健敏思這樣已經做到了無敏100+的品牌?!?/p>
圖為:Kol代表@育兒專家魏光宇在論壇現場發言
破局之道:構建“無敏”營養新標桿
事實上,兒童防敏,絕非單一家庭或醫療系統之責,而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協同發力的系統工程。
Witsbb健敏思作為專注無常見過敏原營養解決方案的先行者,建立起一套覆蓋全鏈條的“過敏原主動排除體系”:在原料端,主動規避含致敏風險的常見原料;生產端,打造無常見過敏原專屬產線,杜絕共線生產導致的交叉污染;在標準端,嚴格遵循澳大利亞藥監局(TGA)的嚴苛品控標準;檢測端:每批次產品均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過敏原檢測認證。
歷經技術迭代,Witsbb健敏思產品已從1.0階段的不含8大類過敏原升級至4.0階段,不含116項常見食物過敏原,覆蓋中國、歐美、中東等全球12個國家和地區的強制性過敏原標注要求,為敏寶筑起堅實的營養安全屏障。
行業呼吁:過敏原食品管控邁入標準化新階段
本次會議不僅是思想碰撞的平臺,更是推動行業實質性進步的起點。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環節是——《無常見過敏原營養食品配方技術要求》團體標準的立項啟動儀式。在中關村健康服務產業促進會會長孫德海、Witsbb健敏思大中華區負責人Cloud云等多位嘉賓的共同見證下,該標準正式啟動制定工作。
這一團體標準正式立項,標志著我國過敏原食品管控邁入標準化新階段。據悉,該團體標準將明確通過"原料-生產-檢測"全鏈條管控體系,嚴格排除常見過敏原(含麩質、乳制品、蛋類等),同時規范產品分類、標簽標識及質量追溯要求。
圖為:《無常見過敏原營養食品配方技術要求》團體標準立項啟動儀式
該團體標準的社會價值也深受專家認可。此前,中國科學院羅小川教授指出:"該標準填補了我國在過敏原食品領域的標準空白,對保障2.7億過敏人群飲食安全具有里程碑意義。"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龔雄輝主任強調,標準實施將推動臨床營養治療規范化發展,尤其惠及嬰幼兒、老年等易感群體。
兒童過敏防控,是一場需要醫學、產業與家庭共同參與的持久戰。唯有以科學為盾、標準為尺,才能讓萬千敏寶掙脫過敏枷鎖,擁抱更好的健康未來。不難看出,此次會議為建立行業規范、提升消費者信任邁出關鍵一步,標志著兒童過敏防控進入科學化、標準化發展的新階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