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閱檔案
泛黃檔案訴說歲月滄桑,血脈記憶鐫刻英雄榮光。一場跨越時空的烈士面容復原行動悄然展開,這不僅是一次對歷史人物形象的還原,更是對英烈精神的致敬與傳承。
塵封檔案,揭開尋蹤序幕
2025年,仙游革命紀念館迎來第三次基本陳列改陳布展,工作人員整理舊檔案時,發現傅子耀等5名烈士照片模糊不清、幾乎難以辨認面容。“不能讓烈士的模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帶著這樣的信念,6月1日起,在仙游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帶領下,仙游縣革命烈士陵園工作人員開啟了為烈士畫像,復原烈士容貌行動。
工作人員從檔案中的只言片語入手,通過查閱同期戰役記錄、走訪當地史志專家,逐漸拼湊出烈士生前的經歷。以傅子耀烈士為例,檔案顯示其生于1910年,仙游縣賴店鎮人,中共黨員,曾任莆仙工農游擊隊仙游縣委書記。1933年4月,他在壩下籌款時被捕,5月25日在仙游縣城北門外英勇就義。盡管烈士的英勇事跡在檔案中有所記載,但關于其外貌特征的描述卻寥寥無幾,這無疑為畫像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血脈尋訪,拼湊鮮活記憶
為了獲取更多關于烈士外貌的信息,仙游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縣雙擁辦主任阮俊杰帶隊踏上了尋訪烈士親屬和后代的征程。通過檔案中的籍貫信息,工作人員來到烈士的故鄉賴店鎮羅峰村,在當地政府和村民的幫助下,找到了烈士的兒子傅仰連。“我沒見過父親,但聽母親說,父親額頭高聳,面容慈善,中等個子,走路帶風,充滿了精氣神。”這些珍貴的口述回憶,成為復原烈士面容的重要依據。
藝術還原,重現英烈真容
在掌握了豐富的文字和口述資料后,專業修復人員和畫家團隊結合親屬外貌特征如眉形、眼型、臉型等,應用高科技手段在泛黃、模糊不清的烈士舊照片上一點一點地完善修復,畫家們則以精湛的技藝為復原的面容賦予色彩和神韻。
經過數周的努力,5幅栩栩如生的烈士畫像終于完成。當畫像呈現在親屬面前時,烈士傅新池的侄兒傅玉輝眼含熱淚,激動地說:“太像了,就好像叔叔又回到了我們身邊。”這幅畫像不僅還原了烈士的外貌,更凝聚著對烈士的敬仰與追思。
這場跨越時空的烈士面容復原行動,是對歷史的敬畏,也是對英烈的告慰。它讓烈士的形象從模糊走向清晰,讓后人得以“親眼”目睹那些為國家和人民英勇獻身的英雄模樣。下一步,仙游縣將持續走訪、挖掘、采集,為100余名仙游籍沒有照片的烈士畫像復原,并將制作成畫冊、數字化展品陳列展出,讓后人得以跨越時空,與英烈“相見”。(林梅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