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感冒多發于冬季和春季,但其實夏季感冒也不少,根據臨床醫學統計,夏季的感冒比例約占全年感冒人數的18%左右,而且夏季感冒一般比其他季節感冒持續時間更長,更難治愈。夏至來臨,各地逐漸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防治夏季感冒要提上日程。
夏季為什么也容易感冒?
首先,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加大了空調的使用率,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也會讓機體的平衡調節系統功能紊亂,使得人體免疫力降低。其次,夏季晝長夜短,人們的睡眠時間相對減少,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發現,每晚睡眠少于7小時會傷及免疫系統,導致感冒風險增加3倍。再次,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情緒受天氣影響變得急躁易怒,急躁時人也容易感冒,急躁會讓人的身體產生內熱,這時稍稍外感風寒,就容易感冒。
專家指出,夏季感冒多為“寒包火”型感冒,表面看似有風寒,但是體內往往積有內熱,因此患者除了有流鼻涕、打噴嚏、周身乏力、發熱等普通感冒的癥狀外,還會有咳嗽、咳痰、咽喉腫痛等內熱現象,另外,因為夏季暑濕較重,夏季感冒多夾濕,所以感冒后會出現食欲不振、身體困倦、頭昏腦脹等感覺。
夏季感冒需及早預防
夏季感冒渾身難受不說,整個過程往往比其他季節的普通感冒癥狀嚴重,因此夏季更應該提高警惕,避免感冒的發生。
日常飲食宜清淡,要避免油膩辛辣和生冷;多吃新鮮蔬果,保持大便通暢;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室內定時通風,保證空氣質量;勞逸結合,避免體力消耗過度,適量運動,提高自身抵抗力。此外,對于夏天不可或缺的空調、風扇,使用時不要過分貪涼,不要把室內溫度降得過低,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5℃~27℃為宜,還要注意不要長時間讓涼風對著身體直接吹,特別是胸口和背部,俗語說“夏不敞胸,熱不晾背”就是這個意思。
感冒“預警”早用藥
夏季感冒癥狀主要有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口干渴、頭痛、鼻塞、食欲不振、身體困倦、頭昏腦脹等,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早用藥很關鍵!針對夏季感冒外感邪氣、內熱、暑濕并存的病理特點,建議使用中醫藥治療,中醫藥治療感冒有著整合調節、多靶點治療的作用,不但能很好的緩解感冒后出現的各種癥狀,還可以整體調節人體的免疫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既能治療又能防止復發。比如在新冠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連花清瘟其實是治療普通感冒、流感的有效藥物,它是我們居家旅行常備的感冒藥,已經連續9年被北京晚報評選為消費者青睞的家庭常備感冒藥。
中藥連花清瘟匯聚了歷代醫家治療外感溫病的用藥精華,以《傷寒論》麻杏石甘湯合《溫病條辨》銀翹散化裁,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善用大黃經驗,組方中連翹、金銀花、麻黃、薄荷可以發散外邪,起到退熱的作用,并緩解鼻塞、流涕、噴嚏等癥狀;連翹、金銀花、板藍根、貫眾等可以治療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杏仁、魚腥草可以治療咳嗽、咳痰。
此外,連花清瘟還有三大用藥特點。第一,組方中采用大黃通腑瀉熱,讓體內熱毒從大便排出,使邪有出路;使用大黃另一價值是先證用藥,截斷病勢。第二,運用藿香芳香化濕、避穢化濁,改善夏季感冒食欲不振、濕困脾胃的狀況。第三,連花清瘟中還有關鍵的一味藥是紅景天,它生長在高寒、高海拔地區,可以提高人體抗疲勞、耐缺氧能力,增強免疫,提高機體感冒后的抗病康復能力。
現代醫學證明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導致的,而中藥對病毒的抑制作用也在越來越多研究中得到證實。國內多家權威機構研究表明,連花清瘟不僅具有良好的廣譜抗病毒作用,對引發感冒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種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迅速消除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癥狀;而且可有效抑制多種細菌,有利于治療病毒引發的肺部感染、肺部炎癥,所以治療感冒更徹底,退熱之后不反彈,不會遺留咳嗽、扁桃體發炎等后遺癥。
夏季同樣是感冒多發的季節,因此也要重視對感冒的防治,做好預防,出現癥狀早用藥,過一個安心的夏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