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我國60歲以上的人群已經占到2.45億,人口老齡化使聽力、言語能力成為延遲退休、老年再就業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中國政府對融合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廣東省更推出將自閉癥兒童康復納入醫保,在個環境因素及政策影響下,為中國言語治療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國際上, SLP(語言病理學家)的需求量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20名,按國際上 SLP標準推算,中國大約需要語言治療師近30萬名,目前中國培訓的能進行大腦和神經損傷所致的語言障礙的語言治療師大約1000名,包括全國的聾兒語訓教師,總計大約5000余名,從水平上和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大量語言障礙患者的需求。
2021年5月10日北京語言大學與東方啟音簽訂產學研協議。北京語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康復學院成立于2016年5月,其基礎和前身為語言病理與腦科學研究所及語言障礙與腦科學實驗室。目前下設語言病理與腦科學研究所、語言障礙與腦科學MEG實驗室兩個實體研究機構和語言聽力康復中心、游戲治療研究中心、自閉癥研究中心、兒童認知語言發展中心四個科研中心。學院設有“特殊教育學(言語聽覺科學)”1個本科專業、“語言病理學”和“基礎心理學”2個碩士專業以及“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個博士專業。
北京語言大學與東方啟音相關負責人合影
據悉,本次合作的愿景是推動言語康復行業的行業標準建立,提升從業人員技術水平推動職業發展專業化,通過專業學科的建設為人才培養增速從根本上解決人才缺口。籍此,我們分別采訪了東方啟音三位創始人姚秋武先生、崔廣利女士與姚秋順先生。
強強聯手,旨在推動行業國家標準建立
姚秋武先生在談及與北京語言大學的合作契機時,堅定的說道:“東方啟音自成立以來的15個年來,我們培訓了至少5000名言語治療師。我希望看到我們國家很快能建立在言語治療這個行業的標準。東方啟音成立了區別其他機構的臨床數據庫,涵蓋著14年的所有干預案例,我相信我們能給予北京語言大學更多臨床的參考價值,與他們一起分享經驗。言語康復行業標的建立將有助于行業療效水平的提升,從而更有效地為我們的孩子、有需群體服務,這是東方啟音追求的目標。”
據悉,本次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設立了“啟音言語康復教育基金”,該基金將用于言語行業發展的課題研究、專業人才培養、臨床技術與學術交流,以及產學研用高度融合的人才平臺建設等項目。
理論與臨床緊密結合學科,建立中國SLP學科
“我們非常榮幸和北京的語言大學建立合作,在合作之前,其實東方啟音已經搭建了一套STA(Speech Therapy Assistant)培訓體系,即針對中國的康復以及特教畢業生,給予他們基本的臨床培訓,讓他們熟悉言語治療基礎知識,比如怎樣上課、怎樣測評、怎樣做活動并設計最基本的培訓等。該套課程被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認證,由他們頒發證書之后,我們會在東方啟音各中心的治療師普及培訓起來,讓治療師都能拿到相應的證書。”
盡管如此,市場龐大的需求缺口仍未完全填補,于是對人才培訓及學科建設進行更多有效的探索,成了東方啟音一直以來的重要任務之一。崔廣利補充道:“接下來和北語的合作,特別是在學科建設這一塊,東方啟音希望能,將其其過往課程及臨床研發經驗跟北京語言大學分享讓這些未來的中國SLP進行更深層次的臨床學習,并根據不同案例進行帶教學習,讓高校學生更具實踐操作能力。”
國家認證保障職業發展,吸引人才加入言語康復行業
當談及合作主要內容及雙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姚秋順先生說:“這是一個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跟高校商討的培訓要求,目的是讓這些畢業生具備更高的臨床操作能力 ! 據我所知在人才培養這一方面,北京語言大學是現在唯一一家在國內能頒發言語治療的學位的高校,我們希望以后行業內的治療師都從一個學位,作為他們職業水平的認證開始 ; 而東方啟音則是在臨床實踐上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專科學生在實習環節的實操環境。在研發方面,東方啟音持續提供案例數據,讓學術性的科研成果更具應用性與可操作性,相關論文也不再是‘紙上談兵’。”
“學位及臨床實踐的要求讓這行業變成專業,這樣會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專才進入到這行業,提升整個行業的水平,最后得益的還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姚秋順先生闡述行業標準化的意義。
東方啟音與北京語言大學的合作意味著一個新專業的誕生 ! 未來的言語康復類治療師將會是專業人才 ! 言語康復治療專業畢業的學生,將從在校研讀期間便處擁有良好的學術氛圍,有業界權威的臨床指導,有大規模的臨床實習及科研支持。言語治療師的專業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讓他們更好的服務社會及,實現個人職業價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