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攜手騰訊云醫發布《2021醫生互聯網診療行為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面向醫生的問卷調研和深入訪談,全面解析醫生線上診療過程中的行為習慣、價值體現、需求期望等,以期為新業態下醫生數字化能力構建提供參考,助推醫療行業轉型升級。
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伙人、醫療健康組中國區負責人吳淳博士提到:“我們去年和騰訊攜手研究了中國6億消費者和患者在互聯網上管理健康的行為和偏好。今年,我們轉向求醫問診的另一端——醫生,探尋他們在網上行醫的訴求和習慣。現有的互聯網平臺和生態準備好連接兩端的需求了嗎?”
《報告》顯示,83%的醫生愿意嘗試在線診療,超過一半醫生會利用碎片化時間處理線上患者訴求;提升患者依從性、節省時間、建立品牌等成為線上診療平臺核心價值;學科領域專家、中堅力量、小城市醫生等不同醫生群體均有參與線上診療,呈現連接精準患者、輔助科研等差異化訴求;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婦科等私密性疾病、兒科等常見病和腫瘤科等重癥成為線上診療的四大特征疾病種類,與線下形成有力補充。
83%的醫生愿意嘗試在線診療,互聯網成為醫生工作標配
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線上診療服務的常態化。受訪醫生表示:與疫情前相比,其參與患教科普、提供輕問診、復診續方等服務頻率和時間投入均有顯著提升。83%的醫生愿意嘗試在線診療。超過一半的醫生會主要聚焦1-2個平臺,來滿足其所有線上診療需求。55%的醫生主要通過碎片化時間處理線上患者訴求,57%的醫生會在工作日晚上或節假日與患者線上交流。
與此同時,不同類別醫生呈現出差異化行為習慣。調研發現,部分60歲以上高年資醫生成為線上診療重度用戶;16%會非常頻繁(每天多次)與患者線上互動。從區域分布上看,小城醫生線上診療最積極,三成以上每天都會線上“接診”,是醫生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此外,主治級別醫生是線上診療的主力軍,65%的主治醫師會常規參與線上診療。
騰訊醫療副總裁張猛指出:“互聯網跨時空、無物理邊界、超長待機的屬性,讓醫生和患者的連接從診室三分鐘,擴展到實時在線。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加速了這一轉變,并在疫情后期保留下來。互聯網正成為醫生日常工作的標配。相信通過互聯網平臺等生態各方協作和用戶習慣的建立,會推動醫療服務形態最終走向線上線下一體化。”
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陳白平提到:“可及性、成本和質量是衡量醫療服務的鐵三角。在提升鐵三角任何一邊時,往往需要犧牲其它一邊或兩邊。而互聯網醫療有機會可以同時提升這三邊。我們希望通過對互聯網醫療最新進展和痛點的持續跟進和思考,加快互聯網醫療潛力的充分發揮。”
心血管、婦兒等成為特征科室,不同科室線上診療價值迥異
醫學門類眾多。《報告》發現,對于不同疾病領域而言,線上診療的適用性和價值體現有所不同,出現四大特征疾病種類,分別為:以心血管科為代表的慢性疾病、以婦科為代表的高私密性疾病、兒科等常見病和腫瘤科為例的重癥。
以心血管科為例,當前我國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基數龐大,疾病周期長,患者依從性差、脫落率高成為長期痛點。而線上診療平臺可以提供有力的補充,使得醫生和患者的長期、有效連接成為可能。婦科同樣成為線上診療的熱門科室。婦科疾病易反復,醫生對嚴肅問診的接受度高。
與此同時,對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過敏性疾病等兒童常見病,醫生更愿意主動進行線上長期咨詢和隨訪。此外,部分癌種患者基數大、生存期較長,54%的腫瘤科醫生認為,通過線上診療平臺進行隨訪和規范化患者管理,并有助于臨床科研工作。
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夏小燕指出,不同科室醫生的差異化需求為線上診療平臺提供方帶來啟示。平臺可以通過打造個性化的科室診療模塊功能,吸引更多醫生和患者參與。
不同醫生群體呈現差異化訴求,線上線下轉化趨勢初步顯現
《報告》發現,除了覆蓋不同類型疾病領域外,不同級別醫生均有參與線上診療,并呈現差異化行為特征和訴求。具體而言,知名醫院的主任級專家,參與線上診療時間較為有限,主要負責關鍵決策制定,提升臨床經驗和學術水平。
《報告》還發現,以醫生為核心的線上線下患者相互轉化的趨勢初步顯現,但仍有提升空間。約五成的醫生反饋,會將部分患者從日常門診轉移到線上進行疾病管理,反之亦然。
為此,許多平臺積極展開探索,更好地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為醫生賦能。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曾在騰訊云醫發布會上提到:醫患的精準連接,能幫助患者治療和醫生價值的釋放,也將助力醫療體系產生更大的活力。騰訊希望用自己的連接和技術優勢,串聯醫生與患者的溝通,與醫生共建全生命周期的患者健康管理體系,提升醫療服務的效能、效率和效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