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5日,第二屆廈門防災減災與應急救援技術裝備展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如期舉行。這一行業的重要展會再度引發多方關注,參展企業多達200余家。本著“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學管理、智慧應急”的核心,本屆展會的內容、規模和影響力都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重點圍繞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加速安全應急產業鏈的完善和發展、加速安全應急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培育新動能。共同探討應急管理及應急救援裝備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圈的輻射面和廈門經濟特區的先行先試、示范的區位優勢和作用,探討構建城市群的應急救援協調聯動機制及產業對接融合等內容及服務“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國際交流合作。
應急裝備展主辦方特邀展商——國安達(A股上市公司:300902)在本屆展會中以三大亮點引來了諸多領導、客商及業內人士的關注。
亮點一:“吸睛”新設備亮相應急展
單人駕駛的一輛小巧的小車從國安達展位中行駛出來,沿路吸引了不少人的駐足、關注。這輛外形方正,黃黑色彩醒目的小車,就是國安達本次主推的產品之一——高機動移動式壓縮空氣泡沫滅火裝置。
這款新研發的滅火裝置,采用新能源鋰電池驅動,看起來體積輕巧,而且非常方便駕駛,設備操作便捷,能夠靈活進出高層、超高層建筑消防電梯,快速到達火災現場。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小巧的“身軀”具備著強大的滅火效能,既能夠應對結構復雜、著火點不易預測的場所實施火災撲救;也可獨立移動使用或靈活搭載于各型巡邏車輛上,作為前沿消防站、社區微型消防站等領域快捷高效滅火設備,解決了火災發生時,傳統消防車難以快速抵達的痛點難題。
而在展位的另一側,陳列著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家伙”。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有著巨大機械臂的“大家伙”就是國安達另外一款新研發產品——高機動舉高消防滅火機器人。
雖然它的外形和想象中的機器人有著很大差異,但是它的戰斗實力決不能小覷:它可是能夠根據現場火情及火源點,調整機器人滅火姿態,針對火源點進行精準高效打擊,實現快速靈活滅火。而且這種機器人更厲害的是,它可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濃煙等危險災害事故現場進行滅火作業。非常適合應用于石油化工儲罐區、電力變電站等高危高爆等場所以及工業廠房、大型綜合體外墻架構的高效滅火和大型停車場、軍隊消防等領域。
國安達另外一位小“戰士”——消防滅火機器人,一樣作戰能力滿格。它的身量較小,身側兩條寬寬的履帶使它威風凜凜,看起來像一個小型的坦克。
這個“小戰士”通身采用防腐不銹鋼材質,經久耐用;具備圖傳數傳一體化通信技術,抗干擾能力強;360°全景攝像儀是它的“眼睛”,能夠使遠程操作者看清機器人周邊圖像:氣體檢測儀是它的“鼻子”,能夠有效“聞”出6種以上氣體;更不用說它超遠的射程和持久的續航,可代替消防人員執行復雜危險的火情撲救任務,時刻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亮點二:簽約科技谷共謀新發展
在本次應急展上,國安達股份有限公司與科技谷(廈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并舉行簽約儀式。本次雙方的戰略合作旨在促進應急產品、技術和服務在國內外行業間的交流合作及輸出,推進行業發展,提升社會處理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對安全防范的意識和應對,造福人類社會。
國安達創始人洪偉藝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國安達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加快推動軍事強國、網絡強國、國家大數據等戰略,攜手科技谷達成聯合開展應急救援項目信息化、智能化雙向技術在軍民融合、社會化應急管理服務、應急救援大數據應用、應急救援培訓教育等領域開展深入戰略合作,發揮雙方各自技術和資源優勢,有效拓展應急救援高端裝備和大數據在多種場景中的綜合應用。國安達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應急救援產業和社會公共安全創造更大價值!讓大數據為各種安全、應急、救援等方面更好地服務,為社會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和培訓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我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科技谷創始人陳思恩先生也表示:“科技谷與國安達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具有更加深遠的戰略意義。我們堅信本次合作協議的簽署必將對我們雙方、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只要我們精誠合作、優勢互補、共謀發展、互利互惠,就一定能實現共贏!”
亮點三:“達者”兼濟天下
國安達的總工程師洪清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安達的迅速與穩步發展,除了一代又一代的“達人”為國安達的長足發展貢獻力量以外,最重要的是以不間斷的科技研發帶動產品不斷升級、迭代,以科創引領行業發展,以高品質和人性化的產品設計贏得市場。“我們如果只做裝備或者加工,一樣都能獲利,并且能占有市場不小的份額。但是我們相信真正的要維持企業高速的發展,能夠永續經營,只有真正自己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我們也更希望通過我們的科技來引領我們的市場,造福我們的百姓。”
在被問及為何國安達要開始做應急救援隊伍培訓,這樣已經屬于“跨界”到培訓行業的事情時,洪清泉說:“我們公司一直以人才為本,長期以來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但是我們意識到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社會上面現在針對應急產業專科的學校更多是偏重理論性的技術。我們和戰略合作伙伴科技谷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希望以后打造出來應急產業的學校,能夠在學校里面培養出更多的應急產業的人才,這里不僅僅是應急救援人員,可以是我們企事業單位的這種培訓,甚至我們還希望能從娃娃抓起,讓更多人了解到應急知識的重要性,提高社會整體對應急救援的認知,從而真正做到利國利民。”
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首次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并列專章作出戰略部署,增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提升發展安全保障,成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6大新目標之一,應急產業正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經濟業態和經濟增長點。
國安達致力于加快發展應急產業,既做到為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提供物質保障、技術支撐和專業服務,滿足社會各方面不斷增長的應急產品和服務需求,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能力和全社會抵御風險能力,同時又促進相關行業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真正切實做到了“達者兼濟天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