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以“黨建引領社會力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1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開幕。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全國90多萬家社會組織在黨的領導下,正不斷發展壯大,邁向更廣闊時代舞臺。如何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在新征程上協力鄉村振興,從此次論壇的五大特點當中,可以得到注解。
海內外大咖云集論壇
本次論壇是百家社會組織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所搭建的全國性重要公益平臺,由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主辦,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中國信息協會、中國企業家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等百家全國及地方社會組織聯合主辦,支持單位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州省貿促會(博覽局)。
來自各級相關領導,海內外專家學者、社會組織負責人及企業家代表500余人參會,共商鄉村振興之舉,志在形成社會力量匯聚參與鄉村振興的合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走好中國特色鄉村振興的路子,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會長藍軍在致辭中強調,期盼本次論壇的舉辦,成為動員和倡導全國更多的社會組織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集結號”,為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做出社會組織應有的積極貢獻。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袁文先指出,總結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經驗,社會力量的參與是一個重要法寶。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僅靠政府或者某一方面的力量是很難實現的,要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黔西南州州長黃興文表示,如此高級別、高水準的高峰論壇落地舉辦,給黔西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帶來重大機遇,各位領導、專家學者面對面的建言獻策、把脈開方,特別是論壇搭建的鄉村振興共商平臺,必將碰出璀璨花火、結出豐碩成果,必將助力黔西南州謀得先機、率先振興。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趙生捷院士,全國電子商務質量標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邵新華,中國中小企業問題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胡欣博士,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教授孟慶軒,日本農業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澀澤壽等嘉賓也采用線上線下的形式發表了主旨演講,圍繞鄉村振興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
五大維度共助鄉村振興
近年來,社會組織在助力鄉村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文明建設、參與鄉村社會治理、促進鄉村生態宜居、參加鄉村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生力軍”“助推器”和“巧幫手”。
本次論壇圍繞“黨建引領社會力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主題,以“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為要義,就社會組織參與鄉村全面振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與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展一鄉一品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振興與“一帶一路”倡議等五個議題進行權威專業的政策解讀,開展富有成效的專題研討,深入探討社會組織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與實踐路徑,分享一鄉一品在推動鄉村特色產業升級、三產融合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優秀成果。
論壇通過解讀政策、總結經驗、交流觀點,匯聚力量、凝聚共識形成協社會之力為鄉村振興努力奮斗的共同愿景。
此外,本次論壇緊扣貴州省大數據、大生態、大健康、大旅游等重點發展思路,為貴州積極搭建面向世界的招商引智的橋梁平臺。活動期間進行黔西南州招商推介,觀摩貴州省脫貧攻堅成果示范點及當地文旅項目,實地考察貴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了解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實踐案例與工作模式。以期通過活動助力后疫情時代的貴州等地鄉村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
公益使者、形象大使登臺亮相
論壇上,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向2021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公益行動使者授牌。其中包括黑龍江省流行音樂協會會長、哈爾濱市人大代表姜富鵬;趙本山徒弟、龍幫辦助農發起人、吉林省助農形象大使戴文龍(藝名小沈龍)。
著名歌手、國家一級演員李玉剛則被授予“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公益形象大使”稱號。
社會組織共倡鄉村振興
本次論壇上,正式向全國社會組織發出了關于鄉村振興的《百家社會組織倡議書》。
百家社會組織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勇于迎接挑戰,勇于肩負重擔,勇于接續奮進,在精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專業平臺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在各自領域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匯聚更多民情民意、民智民力,激發更大社會活力、社會資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百家社會組織將從助力鄉村產業優化升級、助力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塑造現代農業品牌、助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助力鄉村建設多元籌資、助力壯大鄉村文化集群、助力構筑綠色發展優勢、助力鄉村振興國際合作以及致力提供優質社會服務等方面,著力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激發鄉村組織振興活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倡議書中提出,百家社會組織將立足縣域資源,整合社會力量,打造綜合性、一體化、特色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平臺載體,延伸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業新業態。發揮社會組織資源整合優勢,積極推廣中國一鄉一品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促進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還將充分利用“互聯網+”、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新興傳播、營銷手段,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走實品牌強國發展之路。充分發揮專家智庫、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才智優勢,持續加大“三農”領域實用專業人才培育力度,引導社會資本興辦農村職業教育,積極推動國培計劃、引才計劃、鄉村工匠、一鄉一品等成熟的人才服務模式向農村延伸。
一鄉一品開創共建新局面
本次高峰論壇上“一鄉一品”是最火熱的詞匯之一。作為國家一級社會組織,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牽頭實施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秉持“一帶一路一世界,一鄉一品一夢想”的理念,助力縣域特色產業發展。經過多年努力,該計劃已經取得良好成效,在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可供復制的經驗與模式,已成為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點。
隨著未來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的進一步推廣實施,全國2800個縣市會有更多的“一招鮮”變成鄉村振興的“硬實力”,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必將推動興邊富民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開幕式上,廣東省連山縣、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被授予“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示范創建區”牌匾,成都英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授權檢測機構”牌匾。
隨著一鄉一品示范園創建的推進,這項產業促進計劃將在技術、標準、資金、創意等各方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通過6大體系和3大中心所構成的服務架構,對鄉村產業振興進行深度幫扶和提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激發農村地區發展活力。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向參加論壇的社會組織發出倡議:以本次論壇為契機,聚集更多社會力量,以中國一鄉一品“6+3”產業閉環為實踐工具,助力形成鄉村特色產業與標準建設協作機制。期待與共同主辦論壇的百家社會組織以及更多的社會組織一道,以長沙中國一鄉一品產業園區為基礎,不斷加強社會組織“全國聯動”,深化“四個服務”,開拓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