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借云懷牽九峰,肩測江弦擒雨鬃。懷慰絕浪撥醉月,心揚賢袂壯禹功。山傳卓越入西部,渚集潑水樓蘭東。蕭泉深波鳴飛樂,風回哈密搖柳松。
隨著我國經濟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以三大平原和沿江、沿海經濟帶為代表的傳統經濟核心區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同時也出現了由此而引發的生態環境壓力過大、發展空間受限、區域發展不協調等問題。為此,將目光投向占國土面積71%的西部地區成為國家的戰略選擇。從最基本的地理條件來看,西部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是土地廣袤、地勢平坦的西北地區,而西北地區之所以長期無法顯著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就是缺水。“天道滄桑,逆中有順”——青藏高原雄踞西南、俯視西北,是水資源豐沛的中華水塔,有條件為西北地區提供“化腐朽為神奇”的水資源。以西南之水打開西北之發展空間是西部地區的總體大勢,所有的西部地區調水都應該在此目標下協調展開。為此,我們提出了西部地區調水的總框架——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
紅旗河是從西部地區南部調水至西部地區北部的大型調水工程,設計年調水量600億立方米。紅旗河干線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上游開始,沿“一二級階梯”過渡帶設計,以隧洞、明渠和水庫相結合的方式,依次經過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白龍江、渭河、黃河,再經河西走廊進入新疆,并延伸供水至和田、喀什等地。為了充分惠及更多地區,受水區還設計了三條主要支線:(1)“紅延河”,穿過六盤山到達黃河以南的寧夏、內蒙古和陜北地區,最終進入延安;(2)“漠北河”,從阿拉善右旗開始,經狼山、陰山北坡,向內蒙古、北京方向延伸;(3)“春風河”,從玉門市開始,延伸至東疆吐哈盆地。
關于西部調水的各種方案很多,但無論從科學性、可行性還是必要性、緊迫性來看,紅旗河都遠優于其它設想,是目前為止最佳的方案。
紅旗河線路的總體構思體現了對西部地區地形特點的深刻總結——紅旗河線路不“強行翻越”或“強行穿越”青藏高原,而是繞山而行、順勢而為、全程自流、化整為零,保證了基本的可行性。方案主要特點包括:(1)全程自流;(2)施工海拔低;(3)避免了超大單體工程,無超高水壩、無超長單體隧洞、無渡槽;(4)環境影響低;(5)水源充足、水質良好;(6)備用水源和水庫很多,可保障穩定供水;(7)對水源地的負面影響很低。
紅旗河的主要意義包括:(1)改善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構筑生態屏障、保障生態安全;(2)改善生存和發展環境,擴展國家發展空間;(3)促進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4)保障邊疆穩定;(5)發展西北地區航運,構建沿線交通大動脈,促進人口交流和集聚,加強西北地區經濟聯系,打造橫貫東西的經濟帶;(6)工程涉及七大一級流域,有利于旱澇調節、科學管控中華水系,也有助于保障水資源安全;(7)深度契合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區域協調發展、國際國內雙循環等國家發展方向;(8)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9)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共同富裕。
西部調水是規模宏大、意義深遠的奠基性工程,一定要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有志于西部調水相關工作的各領域人員都應立足本學科、本專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精神,共同完成這一偉大的歷史任務。調水首先是一個工程問題,必須始終注重現實可行性,不可輕易為不具備工程可行性或不切實際的研究鼓吹,更不可盲目推進不切實際的項目。尤其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科學家和專家,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辜負國家、不辜負歷史。雖然科學研究有其固有的不確定性,但對于其中確定的部分、特別是對于工程可行性的基本研究,應該避免私利考量、避免低級錯誤、避免提出仍包含簡單錯誤的政策建議。
西部調水既是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又是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生存的重大戰略,無論是頂層設計還是基本的科學性、可行性,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必須立足大局、立足長遠,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出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工作!
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紅旗河科學研究發展委員會高淦
紅旗河科學研究發展委員會聲明
目前,“紅旗河西部調水”正處于研究階段。希望社會各界提高警惕,不要相信任何“小道消息”、“內幕消息”,不要參與任何以紅旗河為名義的集資活動。任何以紅旗河為名義的“項目”都屬于詐騙行為,如有受害,應及時報警。感謝社會各界對紅旗河西部調水的關心和支持!
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
紅旗河科學研究發展委員會
2021年5月28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