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報道了一則關于“發作性睡病”現象,所謂發作性睡病癥狀是指不受控制地犯困、秒睡、發作性抽倒,如同“斷電”。而這個病在我國有著70萬人的龐大基數。
這不是社會第一次聚焦睡眠問題,早在之前,中國3億人群的睡眠障礙問題就引起了社會廣泛探討。國民“睡不好”的現象愈發嚴重,變相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對于睡眠的重視,還遠遠不夠。
在影響睡眠質量的眾因素里,床墊尤為關鍵。有數據顯示,美國人平均每3年,就要更換一次床墊。因為他們知道,三年不換的床墊,容易滋生螨蟲和病菌,同時變形的床墊,還可能損傷人體的脊椎和神經。與之相比,中國人受歷史觀念、消費觀念等因素的影響,有近一半人,超過10年甚至從未更換過家里的床墊。
喜臨門領軍突圍行業“寒冬”
自2017年起,雖然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床墊消費市場,規模近千億。但與美國巨頭相比,中國床墊行業的頭部企業實力尚弱。美國四大床墊品牌——舒達、席夢思、絲漣和泰普爾,市場占有率超過61%。而中國四大床墊品牌——喜臨門、慕思、顧家和夢百合,僅為14%。
剔除并非專營床墊的顧家外,其他三大品牌,創辦時間最早的喜臨門,也不過37年的歷史。其他兩家,慕思和夢百合,都是2000年后才成立的企業。
那么中國床墊企業的技術實力如何呢?從2019年上市公司年報等公開數據來看,喜臨門以613項專利位居行業第一——這個數字在2020年增長到了684項。顧家家居以400項專利位居第二,其次是自然科技和夢百合。
來自中國企業品牌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床墊品牌力指數(C-BPI),喜臨門以459。9分排名第一,這是喜臨門第九年獲得品牌力第一的成績。席夢思、大自然、慕思分別以403。5、378。2、330。8分,位列第二、三、四名。
除了技術和品牌,市場同樣是反映一個企業實力的硬指標。以去年雙11戰績來看,喜臨門、慕思、夢百合的銷售額分別為7。2億、2。5億、4908萬。喜臨門無疑成為最大贏家,同時奪得天貓、蘇寧和京東三大電商平臺的銷售冠軍。
這些都足以證明,中國床墊的競爭力正不斷提升。盡管美國四大品牌依舊掌控著中國高端床墊市場,但本土品牌也在奮力追趕。更重要的是,中國床墊市場正處在一個大爆發的前夜。
3億國人睡不好,撬動千億市場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顯示,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問題。在我國,有超3億人睡眠存在障礙,背后催生的睡眠經濟市場超過4000億元。更換床墊的頻率,更是決定國人健康和國產市場規模的直接原因。那么,正常情況下,多久更換一次比較科學呢?
喜臨門在中國睡眠研究會的支持下,聯合春雨醫生、巨量引擎、咕咚運動等互聯網平臺,深入分析了12。8億次國人睡眠行為,最終得到了《2021中國睡眠指數報告》,并發布的全球首個床墊更換標準:人一生需要睡8張床墊!
對比美國等西方成熟市場,以及當下中國一半人10年以上未更換過床墊,這其中的市場潛力不言自明,各企業都在早先洞察這一點后,開始暗自陳兵。
夢百合專注于0壓床墊的研究,慕思推出T9智能睡眠系統,喜臨門則打造了SmartWave護脊深睡系統。
SmartWave歷時9年研發,擁有分區空氣彈簧、智能匹配算法、雙傳感技術、深度學習等四大核心技術,實現了從傳統鋼絲彈簧床墊到智慧床墊的跨越,打破美歐200多年的技術市場壟斷。來自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使用SmartWave護脊深睡系統的用戶,平均整晚翻身次數減少50%,深度睡眠時間平均提升17分鐘。
這些自主品牌的技術成果,讓中國床墊企業徹底擺脫了過去低端、代工的形象。盡管2018年以來,在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以及一輪又一輪反傾銷調查下,中國床墊行業承受了空前的壓力,幾乎丟掉了大半個美國市場。
但在國內,幾家頭部廠商的業績都在大幅增長。以喜臨門為例,2021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2。5億元,同比增長72%,自主品牌業務更是飆升205%。
更重要的是,這種壓力測試,同時也是行業整合的良機。貿易戰給國產床墊帶來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至少現在,中國睡眠市場規模還有著超4000億的“城池堡壘”。一個影響14億中國人睡眠的行業,或因此而改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