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多重嚴重沖擊,我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帶來這個時代的機遇,而我們正屹立風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從1978年的3679億元到2020突破100萬億,下海經商、網絡紅利、地產改革等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個人及企業先富起來。無數歷史經驗證明,個人在時代發展進程中,在每次財富機遇面前,那些成功創造財富的人們,都是順應國家發展方向、享受政策紅利、抓住市場機會的“弄潮兒”。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全面達到小康水平,“十四五”和2035遠景規劃的元年,對于中國來說,無論是從黨建還是國家發展歷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十四五”規劃的基本邏輯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展望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一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打開了政策窗口,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財富機遇。在國家“雙循環”新格局下,政信金融正撬動萬億藍海市場,政信產業的飛速發展,預示新的財富風口已來臨!
2021年3月27日,政信產業聯盟協同政信投資集團,力邀政信金融業內頂級專家齊聚一堂,傾力打造“聚勢共贏·創富起航——政信產業高峰論壇·2021北京合作峰會”。讓我們共聚在北京,聚焦政信產業發展,探索新時代財富金礦!
新藍海:經濟發展催生富裕集體,財富管理需求旺盛
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經濟總量增加帶動社會財富不斷增長。
首先,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和擁有的資產規模增長迅速,2020《胡潤財富報告》揭示中國600萬資產“富裕家庭”數量首次突破500萬戶;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202萬戶;億元資產“超高凈值家庭”13萬戶。
其次,我國財富積累進入一個蓬勃增長和積累的階段,中國銀行業協會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達到180.5萬億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1.04%(自2015年12月至2020年6月)。
“有多少財富增長,就有多少財富需要管理。”伴隨財富增長,我國居民財富資產配置規劃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資產管理規模超百萬億元,增速為全球之最。從國際經驗和歷史發展來看,中國財富保值與傳承等財富管理服務的市場即將迎來爆發期,新的藍海時代已經蓄勢待發!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財富管理行業將成為未來創業的趨勢,通過更豐富、更廣闊、更有價值的投資項目和投資平臺為客戶提供更專業、便捷的投資理財服務,實現客戶與自身的財富增值,行業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在經歷過去十幾年快速發展之后,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財富管理和財富傳承重要性越來越重于財富創造,中國居民家庭對家庭財富管理日益趨于科學的資產配置模式。因此,未來財富管理產品與服務將更加豐富、專業、多元,滿足國內高端客戶跨地區、跨行業、跨幣種的投資理財需求。這向中國金融服務行業打開了政策窗口,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財富機遇。
新金融:深化改革帶來創業機遇,政信產業成為造富新風口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推進金融創新。伴隨我國深化改革的步驟不斷推進,金融行業正逐步向社會資本放開、準入。近期,國家密集發布的幾個重要政策文件都提及鼓勵社會資本加入,例如2021《中央一號文》提出,“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撬動金融資本、社會力量參與,重點支持鄉村產業發展。”
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時代背景下,作為國家鼓勵的市場化融資方式,政信產業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公眾獲得感提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創新的投資和融資模式,有效解決了各地方政府在融資能力、融資規模、融資結構和融資成本上面臨的困境,已經成為各地政府重大項目的補充資金渠道。
政信金融作為撬動民間資金的工具,引導資金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推動新基建、新興產業、新農村、新城鎮等建設與發展,是一種“與國共贏”的金融模式,被譽為“新時代財富金礦”,共享國家經濟發展紅利。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3月5日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這預示著中國經濟正在迎來又一個全新的增長極。
面對財富管理綜合化、多元化的需求,財富管理行業格局在變動中不斷孕育和探索新機遇。政信金融,作為新時代又一個“造富風口”,已經蓄勢待發。屹立新時代風口,“政信產業高峰論壇·2021北京合作峰會”將聚焦政信產業發展,探索新時代財富金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