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北方的高原上,黃河畫出一個碩大的“幾”字,擁抱著一片古老的土地;七萬至十四萬年前,河套人曾生活在這里;八百年前,這里留下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最后的故事。這里也是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地方,各民族共同創造了絢麗多姿、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里是鄂爾多斯。
《非遺鄂爾多斯》
??3月19日至21日,每晚19:03-19:20,由鄂爾多斯文旅局出品,中經全媒體承制的三集國家非遺文化紀錄片《非遺鄂爾多斯》將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CCTV-9)播出,屆時敬請收看。
圣火文化節
??《非遺鄂爾多斯》分為三集。第一集——《草原之魂》,聚焦鄂爾多斯非物質文化中的祭祀文化,從歷史中尋覓鄂爾多斯文化深邃、神圣的精神品質。
??第二集——《大地之情》,聚焦鄂爾多斯婚禮,呈現鄂爾多斯蒙古族民俗文化蘊含的豐富的情感世界。
鄂爾多斯婚禮送親雕塑
??第三集——《天籟之音》,聚焦鄂爾多斯博大精深的歌舞文化,透過鄂爾多斯民歌,展現鄂爾多斯獨特的地域風情和人文蘊藉。
雄渾的古如歌歌聲響徹國家大劇院
??該片圍繞鄂爾多斯婚禮、成吉思汗祭典、鄂爾多斯短調民歌、漫瀚調、鄂爾多斯古如歌、察干蘇力德祭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講述了多位非遺傳承人薪火相傳的動人故事。
??年過七旬的郭日扎布老人,是成吉思汗祭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們家族世代傳承《查爾給之歌》,這是一種用神秘語言傳授的頌歌,一代一代口口相傳,除了傳承人以外,其他任何人都不會唱,傳承的過程也神秘感十足。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郭日扎布
??鄂爾多斯婚禮在整個蒙古族的婚禮當中獨具特色,保留了世代傳承的民族文化要素,與鄂爾多斯歌舞水乳交融,又融入了宮廷文化的精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文化載體。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民俗文化專家齊畢力格就開始對鄂爾多斯婚禮追根溯源。四十年來,齊畢力格撰寫了一系列關于鄂爾多斯婚禮的學術論著和劇本,將鄂爾多斯婚禮文化搬上熒屏、搬上舞臺。齊畢力格說:“鄂爾多斯婚禮就是把鄂爾多斯的整個人的精神、面貌、狀態和內心追求融入到婚禮里,鄂爾多斯婚禮就是鄂爾多斯文化的象征和標志。”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民俗文化專家齊畢力格
??年過古稀之年的古日巴斯爾,是古如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古如歌對他來說,是像靈魂一樣的存在。十三世紀,杭錦人成為古如歌的傳承者。古如歌不能隨意吟唱,一般只在慶典儀式上演唱,主題也比較嚴肅。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從歷史深處傳出的古如歌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瀕臨失傳。古日巴斯爾決心搶救整理兒時所愛,盡自己所能傳承保護古如歌。終于,古日巴斯爾的付出迎來了收獲。2016年秋,雄渾的古如歌歌聲響徹國家大劇院,寬廣的音域釋放著草原的芳香,悠揚的旋律向聽眾訴說著蒙古族遙遠的故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古日巴斯爾
??三集國家非遺文化紀錄片《非遺鄂爾多斯》以恢宏的視野,磅礴的氣勢,貫通歷史和現實,生動地展示了鄂爾多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闡釋了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將鄂爾多斯的文化魅力傳播到全世界。(文/李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