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深扎于實體經濟土壤,昂然展枝于中國銀行業改革試驗田,經過數十年蓬勃發展,如今已枝繁葉茂,聳立于金融林中。面對發展新格局,民生銀行落葉歸根,回歸本源,勇肩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作為國內第一家由民營資本發起設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民生銀行有著天然的民企基因,始終不忘“為民而生、與民共生”的初心。民生銀行鎮江支行始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行的決策部署,特殊時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毅然全方位保障了鎮江實體經濟平穩發展。
回望2020年,民生銀行鎮江支行勇擔責任不愧初心,始終提升金融服務,夯實客戶基礎,呵護行內員工。該行不斷鞏固利潤效益,以高姿態的盈利能力維護股東利益;堅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以優秀的不良率保障行內資產質量;提高員工幸福度,該行“職工小家”被民生銀行總行評為第二屆“模范職工小家”;提供卓越的綜合金融服務,該行于2020年被鎮江市委市政府評為2019年度產業強市“金融服務貢獻獎。
面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該行根據自身實際動態調整經營方向,牢牢堅守機構成立初心,堅持差異化經營,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金投板塊、交易銀行、零售板塊已成為該行全年收益“三板斧”。該行始終堅守初心,為客戶提供專業特色的現代金融服務定位,踐行公司業務轉型和加快零售業務發展兩大戰略,發展交易銀行業務促進對公業務轉型,發揮社區金融優勢強化零售金融,持續保持風險防控高水平,在維持自身轉型發展同時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維護鎮江當地金融生態平衡。
把握交易銀行“新趨勢” 實現對公業務轉型
對公業務轉型是商業銀行在金融脫媒不斷加深背景下的必然選擇,而交易銀行業務是商業銀行實現對公業務轉型、向交易金融跨越的重要著力點。面對2020年復雜的資本市場環境,民生銀行鎮江支行將公司業務轉型置于行內戰略高地,強化公司業務客戶基礎,在大力開發對公有效戶、對公授信客戶數,對公結算賬戶,機構類客戶等基礎客群的基礎上,加大外幣資產和交易銀行的營銷力度。
受社會信用環境的影響,銀行長期依賴抵押擔保,風控手段較為單一。交易銀行由于自身業務特點,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同時能為銀行積累大量數據,實現銀行對客戶的精準定位與判斷,助力銀行利潤與風控兩手齊抓。隨著該行大力推進交易銀行業務,交易銀行業務收入已成為該行全年新的利潤來源。
外匯業務是交易銀行的核心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在國內外疫情影響下,保障外匯業務的連續性是落實國家“穩外貿”等決策部署的重要抓手。該行全年的外匯資產投放超3000萬美元,國際業務有效戶數量穩步增加,完成率居南京分行轄內機構之首。
交易銀行于商業銀行而言不僅僅意味著簡單業務的整合,而是銀企關系的重新定義、經營理念與模式層面的變革。該行始終圍繞客戶需求、把握交易核心,不斷對實體客戶進行多元化開發,已實現一批重點客戶在該行順利辦理外幣貸款、非融資性保函等業務,縱向拓展了銀企之間合作的深度。
唱響零售業務“主旋律” 疊加社區金融優勢
加快發展零售業務是近年來銀行業的主旋律,于商業銀行而言,深耕零售業務是發展綜合化金融的必要之路。受疫情疊加因素影響,零售業務由于其風險較為分散且受經濟周期性波動影響較小的特性,銀行戰略布局體系中的重要性得以凸顯。民生銀行鎮江支行始終以金融支持實體為主導,堅持業務回歸本源,加快零售業務發展。
零售業務風險分散的背后也代表了客群的分散。目前來看,銀行的線下服網點仍是零售業務的主要營銷渠道。全球數字化背景下,數字化技術賦能零售板塊,能使零售營銷提質增效。零售業務要發展離不開線上線下雙場景的構建。鎮江支行一方面借助自身較為成熟的社區銀行服務模式,發揮社區銀行的平臺與渠道作用;一方面全面啟動“輕運營2.0”項目,圍繞“輕廳堂、輕專業、輕周末、輕社區”四項內容的經營模式,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通過差異化資質配置和遞進化的服務模式實現對廳堂運營服務全履蓋,以層級遞接的運營服務模式賦能零售業務發展。
零售業務的本質在于以客戶為中心,明確的市場定位是開展零售業務的首要,此時民生銀行在社區金融領域的優勢便得以凸顯。該行以小區金融本土優勢主動嵌入社區,維系低端用戶和高端用戶之間的聯系,在把握占比較大的中低端客群的同時,拓展高端客戶,提升整體營銷質量。截至2020年底,該行零售有效客戶數量較上年新增明顯,悠然客戶與卓然客戶數量較上年均呈上升趨勢。
拉起風險防控“生命線” 優化地方金融生態
在1月4日財政部頒發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中,將服務國家發展目標與實體經濟納入了商業銀行的績效評價指標,強調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避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鎮江支行作為地方性商業銀行,始終將支持區域內實體經濟作為該行工作的重點,不斷尋求行內信貸與鎮江乃至江蘇經濟的良性互動,持續增強鎮江市產業體系抗風險能力。
銀行吸納的存款是信貸資金來源之一,存款規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行的實力強弱。但銀行過量吸納存款同樣會加重銀行資本負擔,并不利于自身經營。如何在滿足貸款需求與降低成本之間尋求平衡點是銀行存款條口面臨的挑戰。該行在大規模持續固化存款到期的壓力面前,各條線沉著應戰、不斷夯實存款基礎,持續化解固化存款到期壓力,并持續優化存款結構。
金融業是實體經濟的命脈、現代經濟的核心。銀行只有實現自身平穩發展才能穩定金融生態,發揮地方經濟穩定器的作用。該行始終強調將法治合規的民生建設,加強法治合規基礎管理、過程管控、評價監督、培訓教育等方面基礎工作,提升行內依法合規經營管理水平。同時落實監管要求的風險排查,緊跟屬地監管導向和當地同業風險暴露情況,組織相關條線和經營機構開展針對性的排查工作。
著眼發展新格局,該行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全市經濟發展。在盈利模式受到沖擊的情況下,該行金投條線積極接受改變,調整作業模式,金投板塊繼續發揮收入頂梁柱的作用。不斷強化風險管理,優化資產質量,對公實現不良、逾期“雙降”。截至12月末,該行對公不良貸款余額與對公逾期貸款余額較年初大幅度減少。該行同時強化資產清收,實現對公不良貸款實現表內訴訟清收。
夯實實體經濟“壓艙石” 加碼區域經濟發展
鎮江市是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重要陣地,產業質量與產業結構有著較大的優化發展空間,在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方面有著巨大潛力,產業強市亦是引領該市發展的“一號戰略”。現代產業的根基是實體經濟,鎮江市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務之急是發展實體經濟。民生銀行鎮江支行大刀闊斧穩“龍頭”、精準滴灌保“小微”,全方位保障鎮江實體經濟平穩發展。
該行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經濟帶頭作用,從行業龍頭、進出口前30強、納稅百強等企業中,梳理出第一批重點實體目標客戶名單,重點突破集中對接,全年成功為多家龍頭企業發放貸款。同時全力拓展上市擬上市客戶,結合公司、金投、個金提供綜合化服務。在深耕地方客戶的同時,該行積極引入新鮮活水,不僅拓展了與老牌上市公司的新合作,更與今年新掛牌的多家上市公司建立業務聯系。該行還致力于支持制造業發展,夯實制造業作為城市發展根本地位,被鎮江市人行評為“制造業貸款綜合投放貢獻突出單位”
融資困境本就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題,特別受疫情影響,資金鏈無疑是小微企業的“生命線”。自疫情以來,該行積極落實人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以“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付息、調整還款方式”等幫助困難類企業渡過難關。截至12月31日,該行的小微貸款余額近13億元,較年初有大幅增長。
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科創型企業的健康成長對將助推城市的升級發展。面對高成長科創型中小企業,該行加大支持力度,積極落實總行推出的“螢火計劃”,與企業建立新的戰略合作,超額完成南京分行的中小螢火計劃目標,加快了鎮江市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對商業銀行自身而言,客戶資源是決定其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鎮江支行在對接企業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客戶的忠誠度,實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也保障了自身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據悉,該行全年新增實體授信余額超15億元,以“敢貸、愿貸和能貸”的堅實魄力,夯實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砥礪金融穩企業保就業的責任擔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