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保監會出臺了《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針對短期健康險市場加強監管,進一步壓實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主體責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讓保險賠付變得更透明,也再次提消費者購買健康險產品時要擦亮眼睛,按需理性投保。
實際上,為引導商業健康險市場良性發展,銀保監會近年來頻頻出手,在修訂新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已經屢次對短期健康險下“緊箍咒”,并在2020年下發了細則文件《關于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銷售長期醫療保險產品。
監管規則的細化往往反映出產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現如今健康險不同的產品類型正面臨著不同的挑戰。短期險當務之急是要思考如何從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提高用戶的信任度,而長期險,補足健康管理能力,提升保障水平成為險企丞待解決的最大問題。
補足短板,占領數字化先機
短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為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例如百萬醫療險、火爆全國的“惠民保”等產品。而長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超過一年或者保險期間雖不超過一年但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常見以重疾險為代表,多帶分紅性質。
由于時長和續約要求的不同,長期險與短期險賽道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化發展。短期險在精算估計上比長期險更加寬松,憑借“低保費、高保額”在市場上更占優勢。然而,很多短期險主要在線上銷售,在用戶知情方面有天然的劣勢,理賠過程如果不順,很容易產生不信任感。
與短期險不同的是,長期險有提供費率可調整的長期保障、與健康管理能更好結合等特點,能夠適應不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但這些特性很難發揮出來,非常考驗險企的精細化運營能力,風險定價還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由于院內醫療數據的割裂,抑制了此類產品的發展。
隨著科技賦能趨勢的到來,保險行業,特別是健康險行業作為支付方,開始重新審視作為醫療健康產業鏈支付角色這一優勢。業內認為,通過數字化手段串聯用戶、醫、藥、健康管理等多方利益體,重構醫療健康生態價值鏈,或將成為商業健康險破局發展瓶頸的關鍵。
如何實現上述新的保險商業模式?作為國內健康管理第一品牌 的妙健康,正在運用自身在健康科技、健康管理領域多年的沉淀,打造保險+健康管理數字化中臺,對接保險核心系統,為保險業務中臺的“ABCD”四類角色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險企占領數字化變革先機。
針對保險數字化建設,妙健康提供的解決方案包括智能核保核賠、創新保險設計、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精準就醫服務安排等,幫助保險公司實現與用戶的黏性互動,能增強客戶的信任感,真正引導傳統健康保險向健康促進型保險迭代,達到節約獲客成本,有效控費的效果。
逐端擊破,覆蓋保險全流程
自2015年創立以來,妙健康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以健康行為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數字化精準健康管理平臺”,通過有效挖掘用戶院外的健康數據價值,進行疾病早期風險評估,將人群科學分類,并提供AI+健康管理師、線上+線下的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結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妙健康打造了“妙+物聯網健康數據交互平臺”、H平臺-健康風險分級管理平臺和M平臺-人工智能健康干預平臺”三大底層能力,賦予健康管理更精細化的服務能力,為重塑兩核業務流程,賦能保險全流程業務開展奠定了基礎。
具體來說,在保險代理人(A端),妙健康為代理人提供專業化培訓、做數字健康顧問認證,并提供健康監測一體機、私人健康管家服務卡等展業工具,從健康資源配置-客戶價值挖掘-客戶關系維護-健康管理服務全鏈條進行賦能,助力代理人提高產能,進階為“健康經理人”。
此外,妙健康還通過大量的客戶及數據積累,幫助保險公司(B端)定制SaaS管理后臺,共同開發創新型保險產品,鏈接醫療、醫藥服務資源(D端)。同時,針對標體個非標體提供個性化管理,擴大保險的覆蓋人群(C端),讓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也能有保可投。
例如,妙健康聯合保險機構推出提供慢病管理服務的「控壓衛士-高血壓住院醫療保險」,可承保高血壓二、三級患者,能夠幫助高血壓人群管控疾病風險,實現健康促進,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病率50%-90%。還有與百年人壽合作,將健康管理服務附加于「糖惠保」產品中。
從“保健康人”走向“保人健康”,只有真正從客戶保障需求出發,才能為用戶創造價值。截至目前,妙健康已經與70多家保險企業合作,用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保險公司和再保機構依托健康醫療大數據管理風險,通過數據精準驅動服務,構成保險公司與用戶之間的信任紐帶。
未來,妙健康將持續投入健康醫療相關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基于保險行業需求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讓商業健康險走出現有的經驗邏輯,從而提升用戶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實現多方共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