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鄧績在接受采訪時對揚子江藥業的質量風險管控模式表示贊賞。
鄧績院士認為,當前,中國制造質量仍面臨許多問題,這也是我國實現‘十四五’發展規劃以及二〇三五遠景目標中有關加強質量強國建設、促進質量提升、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我國需要加強質量頂層設計,各企業應結合產品及產業特點積極構建具有自身發展特色的質量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質量競爭力,助力質量強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鄧績看來,質量強國應體現在經濟大而強、產業結構合理、品牌和創新力強以及文化體系建設完善、注重誠信等方面。目前,我國已有200多個工業品(占世界全部工業產品種類的32%)的產業規模達到了世界第一,產業結構也在加速調整中,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但在品牌競爭力、創新力、文化建設和誠信方面,我國與世界經濟強國相比差距仍較大。
“當前,社會各方對高質量發展還存在著認知不清、以概念為主的問題,缺乏制定出臺具體的戰略目標。”鄧績說,這需要國家和企業共同努力。
具體到質量管理上,鄧績認為,眼下,我國不少企業仍以引進、照搬國外理念、模式為主,未與企業發展實際相結合、融合提練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還有的企業因為領導重視不夠,還未將質量管理提升到有效解決全產業鏈中普遍存在的關鍵質量問題的認知上,導致質量問題不斷。
質量管理應以提高效益為主線,它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推手。為了解決質量問題,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顧客滿意度,全球企業都在積極進行創新實踐,而構建符合企業發展特色的質量管理模式,以及大力推進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等,成為他們的首選。
“盡管國內企業在質量管理方面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還很多,但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已站在全球發展的角度推出了可復制、具有標桿作用的管理模式,引領國內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比如揚子江藥業以‘求索進取護佑眾生’為使命的藥品質量風險管控模式,以‘三不’為原則(不讓患者承擔風險、不讓風險升級和不把風險轉移給他方),以‘四持續’(持續質疑、持續識別、持續管控和持續回顧)為方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把好每一道質量關。”鄧績說,當前,快速發展的科技,使許多問題不可控,揚子江藥業打造的質量管理模式,瞄準質疑、管控、回顧等關鍵詞,由內而外發力,從“為什么要這樣做、藥品質量風險最低了嗎、還能做得更好嗎”入手,并圍繞此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和方法,加強質量成本管理,增強風險意識,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率。這些努力,使揚子江藥業很好地詮釋了“為父母制藥、為親人制藥”的質量文化。該模式已于今年5月上升為江蘇省地方標準,在醫藥、食品等行業具有很高的推廣使用價值。
基于國外在質量領域更關注公共健康、老齡化、智能化以及大數據運用等趨勢,鄧績建議國內企業在追求提質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將質量提升真正落實在“人民至上”的使命上,通過質量管理創新、技術和服務創新等,實現健康中國目標,滿足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