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慢阻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該病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患者常出現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等癥狀。慢阻肺患者抵抗力較差,到了冬季非常容易感染感冒、流感,值得警惕。
慢阻肺患者感冒后容易繼發肺部感染
慢阻肺患者之所以容易患上感冒、流感,是因為慢阻肺患者有慢性氣道炎癥,氣道的屏障功能受損,抵抗感冒、流感病毒侵襲的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很容易中招。慢阻肺患者患上感冒、流感以后,呼吸道的感染,可提高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的水平,使得患者氣道炎癥加重,從而誘發慢阻肺急性發作,導致患者肺功能嚴重下降,加重氣促、咳嗽、喘息的癥狀,還可以并發肺栓塞、心律不齊等嚴重的病變,危及患者生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慢阻肺的病情是不斷遞進的,每多感冒、發燒一次,肺功能就下降一點,因此平時一定要做好防護,謹防感冒、流感。
在中醫絡病理論指導下研制的專利中藥連花清瘟膠囊,以《傷寒論》麻杏石甘湯合《溫病條辨》銀翹散化裁,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證用大黃經驗,配伍紅景天清肺化瘀,調節免疫,同時結合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的抗病毒、抗炎、止咳、化痰、增強免疫的有效中藥研制而成,對于感冒、流感具有“衛氣同治,表里雙解;先證用藥,截斷病勢;整體調節,多靶治療”的作用特色。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基礎研究證實,連花清瘟具有整體調節、多靶點發揮作用的優勢:可明顯抑制SARS、甲型流感H1N1、H3N2、禽流感H5N1、H9N2、H7N9、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多種病毒;而且可有效抑制多種細菌,有利于治療混合感染;退熱抗炎,止咳化痰;調節免疫,增強抗病康復能力,減少流感及肺部感染的反復發作,顯示出多靶點、整體調節的特色優勢。慢阻肺患者可在感冒、流感高發季節用于對感冒、流感的防治。
慢阻肺感冒后痰液分泌增多需止咳化痰
慢阻肺患者患上感冒、流感以后,呼吸道炎性細胞浸潤增加,黏膜充血、水腫使管壁增厚,痰液的分泌大量增多,會加重氣道狹窄和氣流受阻,導致喘息、胸悶、咳嗽加劇,痰量增多;另外感冒、流感病毒可導致氣道菌群改變,尤其是流感嗜血桿菌顯著增加,導致患者繼發細菌感染,使患者病情加重,延長住院時間。
對于慢阻肺患者感冒后痰液分泌增多,需要對癥止咳化痰治療。在中醫絡病理論指導下研制的連花清咳片具有宣肺泄熱、化痰止咳的功效。該藥融匯了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中宣肺泄熱、止咳平喘的麻杏石甘湯;明代葉文齡《醫學統旨》中的清金化痰湯,其中清半夏燥濕化痰,桑白皮止咳平喘,苦杏仁鎮咳平喘,桔梗宣肺利咽、鎮咳排痰,前胡降氣化痰;方中還應用了明代吳又可《溫疫論》使用大黃的經驗,讓引起咳嗽的肺部熱毒通過排便排出體外;再配合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山銀花、黃芩、連翹等,可以說連花清咳片匯聚了清宣肺熱、止咳化痰、促進排痰、利咽平喘的一批藥物,可發揮多靶點治療作用。
連花清咳片能從多個角度發揮化痰止咳的功效。首先,連花清咳片能夠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痰液排出后可以減輕氣管、支氣管的堵塞,通暢呼吸道。第二,連花清咳片能夠減輕炎癥反應,進而減弱氣道炎癥引起的氣道高反應性。第三,連花清咳片還有廣譜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研究發現連花清咳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連花清咳片有較強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另外,實驗結果和病理解剖還表明連花清咳片可以減輕肺組織損傷,改善肺功能。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顯示,連花清咳片可以促進咳嗽癥狀消失,減低咳嗽、咯痰癥狀評分,改善肺部濕羅音和呼吸音粗等肺部體征,為慢阻肺患者感冒后止咳化痰提供了良好選擇。
目前正逐漸進入寒冷的冬季,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提前做好感冒、流感的預防措施,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預防感冒、流感的發生;第二要加強個人保護,出門戴口罩,戒煙,避免煙霧、粉塵及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第三要加強耐寒訓練,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康復能力;其次,家庭常備連花清瘟和連花清咳片,做好感冒和感冒后慢阻肺急性發作的預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