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在長寧區商務委員會、長寧區文化和旅游局、長寧區司法局、長寧區虹橋辦、華陽路街道、江蘇路街道、劉海粟美術館等政府單位及合作伙伴的支持下,由CREATER創邑、社趣更馨、ART愚園共同主辦的2020城市創新大會盛大召開。
來自城市建設、藝術設計、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業界領袖共同參與,圍繞“用心共筑美好”主題,探索城市發展的前沿趨勢及更多可能。
探索·韌性城市的創新之旅
“城市,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場所,更是與我們共同生長的生命機體,2020年,是復雜多變的一年,城市如何在時代語境下做到韌性發展、實現華麗轉身,是擺在眼下的課題。”在上海電視臺主持人周瑜的話音下,大會正式拉開序幕。
市經信委都市產業處副處長陳建林 致辭
長寧區商務委主任陳穎 致辭
會上,市經信委都市產業處副處長陳建林、長寧區商務委主任陳穎為大會致辭,并為榮獲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時尚地標、時尚活動稱號的企業頒獎。
長期以來,長寧區對上海設計之都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今年恰逢上海成為“世界設計之都”的第十年,十年間設計已演變為創造美好生活的核心環節和重要驅動力。為城市打造了更加亮眼的“名片”。
近年來,長寧區將時尚創意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整合各方資源,孕育了一批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文創園區運營品牌,為產業承載區的帶動和示范效應。CREATER創邑作為其中的優秀代表,立足長寧,始終以城市更新為主軸,打造了一系列城市更新標桿,同時也帶動產業無形載體的形成與發展,其中連續成功舉辦四屆的城市創新大會已然成為業界頗具廣泛影響力的盛會。
開言·追逐城市發展的新勢能
在充滿危機、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時代,如何從中挖掘先機?面對未來如何重新出發?各行各業究竟擔當并涌現出怎樣的新角色、新作用與新影響?
帶著種種發問與思考,2020城市創新大會力圖運用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去連接新的跨界力量,聚焦時尚創意、城市設計、美好生活三大板塊,共同探索新型產業對城市肌理的激活,促進彼此的融合與共創,洞見城市生活的美好藍圖。
思維碰撞
用心共筑美好
方文
上海創邑實業有限公司總裁
今天這個社會是一個創新的社會,從工業時代走向了今天的現代社會,在這個背后我們會發現整個城市場景的推進已經從工業導向,回歸到了人本導向。我們一直在說我們需要創造,需要創新,今天創邑在以人為本地創造,以人為本地經營,以人為本地奉獻。所以我相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在座每個人用心構筑。
創新社區喚醒城市活力
夏雨
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創新對城市而言是“六力”源頭:活力、動力、智力、實力、張力、魅力。首要的就是空間上的創新,如果上海擁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通過城市更新而形成的創新城區,那么上海所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不僅有高度,更有厚度和廣度,而且是指日可待。
阿那亞—微型理想城市的雛形
王天也
阿那亞文化和藝術項目負責人
年輕人集聚的區域是最有活力和最有未來的區域,我們在這兩年所做的努力,也是逐步把阿那亞社區從一個偏向于養老、親子度假社區的定位。在往青年社區的方向進行努力,主要實現的手段一個是更多的給青年人提供社交和生活的場所,同時注入他們更多喜愛的內容。
數字經濟賦能城市未來
楊旸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中國區數字化中心負責人
在當前的數字化浪潮襲來,新生代的年輕人的訴求、價值取向、心理需求等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年輕人新生代高度依賴數字化社會,因此從城市發展的規劃角度去思考,可能我們的關注點也需要改變。如何提升一座城市對新生代的吸引力,可能更多的要關注城市魅力的打造、城市品牌力的煥發。
技術 信息 城市新生活
陳巖
分眾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專業合伙人
通過技術不斷地進步,通過數據傳輸的力量,技術、信息對消費者整個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城市創新應該是在技術的驅動下,有更快、更迅速的發展。產業的進入、創業者的進入都是順應時代的潮流、順應技術的潮流,順應百姓的需求而不斷去創新和探索。
藝術能給城市帶來什么
包一峰
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JINGART 藝覽北京聯合創辦人
說到城市,大家都會提到城市的名片,或者城市的凝聚,當然我們現在全世界的城市都打文化牌,可能大家會了解一座城市的名片,會有電影節,或是各種各樣的美術館、這或許正式文化藝術至于一座城市的力量。它會影響城市在人們心中的印象,產生新的火花和連接。
復雜變革的時代,讓每個人都切身的感知到,社區作為城市運作的最后一公里,與人們生活的息息相關,更尋求人人參與式的共建共創。
在扣人心弦的PechaKucha環節,城市與社會創新者結合自身的經驗與視角,從最為日常的“衣”“食”“住”“行”四個維度切入;或俯瞰過去,或預見未來,探討城市與社區范圍產生共益的新連接和新方式,以創建一種機制,引導一種共識,激發一種公共精神。伴隨著議題由淺入深,潛藏的創新力量被喚醒激活,將會場變為互相汲取信心與力量的場域。
共創·賦能城市的活力泉眼
變化、沉潛、多面......特殊之年的五味雜陳,于每個人而言皆有不同定義,生活方式的迭代、多元空間的運用,創變時刻在個體身邊發生。為此,大會特別邀請來自不同組織機構的創變先鋒,針對生活方式、城市空間、青年群體三大議題展開關于「創新小我」的開放式TALK,分享與探討各自最新的實踐與思考,從不同的行業角度切入形成賦能城市的活力源泉。
對生活式的社區營造,從未停止。愚園路,作為上海具有代表性的街區之一,見證在地商戶、居民、工作者為共建街區美好生態發起的每一步行動。延續愚園路系列探索行動,以「躲貓貓城市探索」工具包形式,將各主題式路線進行開源分享,讓現場參與者即時組隊,由在地KOL推薦沿街打卡點位,通過線下探索與線上打卡形式,結合in space的視角還原愚園路的多樣性,鼓勵多元角色參與共創、共益、共建美好生活。
每一次創新思維的碰撞、創意觀點的激蕩,都讓我們聽見了人與人、人與城市、人與社區之間奇妙的聯結。通過對話與傾聽產生的同頻共振,打開自己融入全球化的浪潮,加入創新先鋒的行列,無論階級不分你我,真正作為“城市共同體”彼此同呼吸共命運,或許這正是城市創新大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來源:高偉有畫說
致每一位CREATOR:
無論外圍如何變化多端
無論以何種身份及角色
無論我們的來處與歸宿
永遠不要停止
熱愛你的熱愛
堅持你的堅持
創造你的創造
你我共此一心筑造美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