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過后,各地的招商引資推介活動也逐步開始活躍了起來。就在近期,湖北省副省長張文兵帶隊來滬招商引資,希望更多企業能夠選擇湖北、投資湖北。
10月27日,北京綠維文旅集團董事長林峰在2020年湖北文旅產業長三角招商引資推介活動上發布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資研究報告,從社會經濟、文旅基礎等多重視角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機遇和投資價值進行分析。
林峰稱,作為長江中下游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多年來湖北省一直屬于全國十大強省之一,而疫后,湖北影響力大幅提高。目前文化產業的發展勢頭良好。旅游產業形成旅游增加值占GDP2015年從5%增加到2019年的6.35%。全域旅游示范區加速推進,全省5A級旅游景區居全國第六,達到了12家。
“建設文化和旅游強省,達到中部領先、全國前列的要求,是湖北未來發展的重大目標。”他表示,湖北未來將積極推進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建設,按照一核武漢、兩帶湖北長江和漢江文化旅游帶以及三板塊鄂東人文旅游板塊、鄂西生態旅游板塊、江漢平原荊楚文化和旅游板塊。
林峰表示,把握文旅投資的方向,需要圍繞三個方面。首先要抓住旅游高質量發展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的發展趨勢,投資全域旅游、免稅自由貿易、鄉村旅游、文旅新基建、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等項目。其次,需要圍繞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區域和產業發展大戰略布局。此外,湖北省基于城市圈建設,未來圍繞家庭商務、社交、互動等產生的微度假將會成為文化旅游投資的重點領域。
因此,林峰稱,湖北的優勢在于速度、資源特色、城市圈以及疫情中涌現出來的新英雄人物、新地標建筑、新旅游產品豐富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的資源。他表示,從一季度按下暫停鍵到二季度重啟恢復到三季度穩步恢復、快速恢復。而“十四五”發展是湖北重大的機遇期。“轉疫為機,是湖北正在發生的現實”。
以下是林峰發言精要:
第一個視角——社會經濟視角
長江中下游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首先,多年來湖北省經濟一直處于全國十大強省之列,2019年,GDP位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二,增速達到16.41%,增速高居中部第一。2020年受疫情影響,湖北省GDP第1季度同比大幅下降39.2%,上半年同比下降19.3%,位居全國第十。疫后湖北影響力大幅提高,成為中央高度重視和扶持的省份,截止今年三季度,已經追平湖南,位居全國第九,前三季度GDP為29779億元,降幅較上半年收窄8.9%,經濟持續復蘇向好。
湖北省城鎮化發展存在很大空間,“一主兩副”的城市圈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2019年上海市城鎮化率88.10%,湖北省城鎮化率61%,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作為“一主”的武漢都市圈在全國24個千萬級大都市圈中排11位,常住人口超3000萬人,占湖北省常住人口的52%,但經濟總量超26000億元,貢獻了湖北省的58%以上。
第二個視角——文旅發展基礎視角
文化追趕和旅游引領
湖北省文化事業穩步推進,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重視文化遺產保護,世界遺產數量目前湖北省居全國第二。其次,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18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24%,接近戰略支柱產業地位。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收同比增長21.3%,超全國13.4%的平均水平。
旅游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值從2015年的5%增長到2019年的6.35%,全域旅游示范區加速推進,截至2020年1月,全省5A旅游景區數量居全國第六,達12家。
第三個視角——趨勢解讀視角
新變局下的三大方向
新變局下湖北省發展的三大轉變將進一步推動文旅投資。
一是從“長江經濟帶的脊梁”到“促進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產業”。湖北省作為長江經濟帶的中部脊梁,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促進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積極培育生態文化旅游業。
二是從“內陸開放交匯點”到“國家雙循環的關鍵節點”。在我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湖北省憑借內陸開放交匯點、中國立體交通樞紐點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積極融入國家雙循環格局,未來繼續發揮長江經濟帶的支點和主動脈作用,將打造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節點。
三是從“后疫情時代催生的新業態”到“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首先,疫情喚醒了民眾的健康觀念和消費意識,低密度游、生態旅游、鄉村旅游、定制旅游以及康養類旅游等新業態關注度持續上升。同時云旅游、跨界賣貨、網紅帶貨正在成為后疫情時期文化旅游企業搶灘的“新藍海”。2020年8月,湖北省出臺的《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對于全域旅游的推進,康養休閑、鄉村旅游、城市街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智慧化等都具有推動作用。
第四個視角——發展目標視角
文化旅游強省
“建設文化和旅游強省,達到中部領先,全國前列的要求”是湖北省未來發展的重大目標。
將積極推進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建設,按照“一核(武漢)、兩帶(以長江、漢江為紐帶,湖北長江、漢江文化和旅游帶)、三板塊(鄂東人文旅游板塊、鄂西生態旅游板塊、江漢平原荊楚文化和旅游板塊,構建全省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布局。
第五個視角——熱點方向視角
把握文化和旅游的投資方向
主要從外部發展機遇、高質量產業發展布局、城市圈強大需求三個方面談一下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的三大投資方向。
一是緊抓旅游高質量、國內大循環、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的發展機遇,投資全域旅游、免稅自由貿易、鄉村旅游、文旅新基建、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等項目。
二是圍繞“一芯驅動(武漢、襄陽、宜昌等地為中心打造成“芯”產業集群)、兩帶支撐(依托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打造的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隨襄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三區協同(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鄂東轉型發展示范區)”為主要內容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推動“多產業+文化旅游”創新突破發展結構。
三是湖北省基于城市圈建設,未來圍繞家庭、商務的社交與互動而產生的短途“微度假”,將成為文化旅游投資的重點領域。
六大投資優勢
五大視角分析下,我們總結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資的六大優勢:
經濟環境優勢 ——從一季度“按下暫停”到二季度“重啟恢復”再到三季度“穩步恢復”,快速復蘇。“十四五”發展機遇期,湖北省經濟地位具備沖擊全國前六的可能性。
區位市場優勢 ——湖北省坐擁最長長江岸線、九省通衢,得“中”獨厚,位于“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成渝雙城、西北城市群”四小時交通圈之內,輻射10億人口,擁有全國較大省內市場、一流的全國市場、較好的國際市場基礎。
資源特色優勢 ——湖北省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為湖北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文化和旅游優質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城市圈優勢 ——湖北省的“一主兩副”(武漢城市圈;“襄陽城市圈”“宜昌城市圈”),形成形勢化升級,將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格局,為發展鄉村度假旅游、休閑農業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疫后突破機遇 ——湖北作為抗擊疫情的主戰場,形成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疫情中涌現出來的新英雄人物、新地標式建筑、新旅游產品豐富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資源,提升湖北文旅形象知名度和美譽度,轉疫為機是湖北正發生的現實。
政府高度重視 —— 湖北省政府、省文旅廳積極謀劃推進重點項目,推進精準招商系列活動。截至2020年6月30日,湖北省共調度文化和旅游領域重點項目354個,總投資6000多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00多億元。
此次招商活動,張文兵副省長親自帶隊,也體現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綠維文旅完成了多個湖北省的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感湖北之美。我們隆重推出靈秀湖北最美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