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慶中秋八天長假已經遠去。由于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今年的國慶長假再次證明了其作為每年社會消費黃金時期的牢固地位,無論是餐飲旅游還是文化娛樂,都迎來了全面復蘇,甚至是“報復性消費”,看點頗多。
游客扎堆出游 旅游業加速復蘇
疫情的出現,讓老百姓大半年的時間幾乎都是“禁足”在家,不能出去“看世界”。如今,隨著疫情基本趨于穩定,這個長假也成為早已憋瘋了的民眾出門旅游的黃金時間。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8天長假里,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飛豬數據顯示,全國酒店預訂量同比漲超50%,其中高星酒店預訂量同比漲100%。機票預訂量同比漲16%,景區門票同比漲16%。
同時,消費者對旅游安全和品質的要求也直接拉動了消費升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民宿客單價較去年同期上升32.97%,酒店客單價較去年同期上升25.67%,“當地游”的客單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1%,旅游業無疑迎來了高質量的復蘇。
胡吃海喝才是過節 零售餐飲逆勢增長
同樣受疫情影響而經歷了漫長的萎靡不振和寒冬期之后,零售餐飲也迎來了回暖。尤其是在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形式各樣的促消費活動影響下,在整個長假期間,零售餐飲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實現逆勢增長。
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國慶假期增長4.9%。其中,以餐飲為例,十一期間,美團到店餐飲訂單量相比五一增長78.4%。僅長假前4天,平臺的奶茶訂單量就超過11億。
電影總票房歷史第二 文娛消費熱度走高
在零售餐飲實現增長的同時,文化娛樂場所也迎來了進一步的開放。例如,北京“雙節”期間按75%限流開放演出場所、娛樂場所、電影院。福建部分省級博物館開啟“夜場”,電影院每場放映的上座率上限調整為75%。這直接帶動了以電影為代表的文娛消費熱度的走高。
數據顯示,美團電影訂單量與五一同期相比增長超過260倍,演出訂單量也獲得7倍增長。而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國內電影票房約為36.96億元,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
把時間花在“面子”上 醫療服務漸成新寵
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顏值經濟”的崛起,人們為顏值付費的能力和意愿都在不斷增強,醫療美容逐漸成為新寵。
在十一假期期間,除了傳統的吃喝玩樂,也有一部分消費者選擇趁著長假走進醫療機構,把時間花在“面子”上。諸多報道顯示,無論是公立醫院皮膚科還是民營連鎖醫療機構,很多都排起了長隊。以植發為例,根據大麥微針植發的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到院植發的消費者同比增長達90%。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