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中國房地產市場現走弱趨勢,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房價漲幅均顯“疲態(tài)”。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yè)部研究總監(jiān)曹晶晶9日在一場線上形勢分析會上表示,9月份多地新房市場量價漲幅均有所放緩。
從房價來看,9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為每平方米15643元(人民幣,下同),環(huán)比上漲0.24%,漲幅較8月收窄0.26個百分點。這是自今年3月份以來,百城房價漲幅出現的第二次收窄,上一次為調控政策頻出的7月份。
從商品住宅銷售數據來看,1至9月份,50城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積約2820萬平方米,同比降幅已收窄至6%左右。
曹晶晶指出,總體而言,三季度市場恢復節(jié)奏加快,整體成交規(guī)模創(chuàng)2017年以來季度最高水平,同比增長約10%。但9月單月,隨著調控持續(xù)收緊,需求釋放動力減弱,樓市成交規(guī)模同比增幅明顯回落,且絕對規(guī)模不及7月至8月高位,“金九”成色不足。
這種態(tài)勢延續(xù)到了10月初。10月前7天,重點監(jiān)測的11個城市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面積約12萬平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一成左右,樓市熱度不高。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fā)布的數據反映同樣的趨勢。該機構稱,雖然供應穩(wěn)步放量,但是9月份月市場熱度有所回調,在連番政策加碼后,杭州、寧波、南京等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成交轉升為降。9月30個重點城市成交總面積環(huán)比微跌4%,同比增長8%。
房地產市場是否就此轉冷?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認為,后續(xù)城市分化行情大概率將輪番演繹。一線城市市場需求依舊堅挺,在四季度供應持續(xù)放量的情況下,成交仍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而在政策輪番加碼作用下,熱點二三線城市市場大概率將有所降溫,成交或將緩步下移。弱三線和四線城市市場供求關系趨于惡化,疊加市場購買力本就不強,疫情影響下首付、月供壓力盡顯,去庫存風險仍需警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tài)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