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上午,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院建筑與裝備分會、筑醫臺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暨中國國際醫院建設、裝備及管理展覽會” 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
在本次大會期間,深圳市科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曼)在期待中重磅亮相,發起了一場“創新管理思維,迎接5G時代”的主題論壇,著重針對新基建、新技術、新思考模式下的醫院規劃與發展,直擊行業痛點,進行深層次、多元化研討,為全國各地的醫院建設從業者奉獻一場集專業、創新和品質于一體的思想盛宴。
論壇現場大咖云集,更請到了世界麻醉醫師聯合會亞澳區主席、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前主委、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熊利澤;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副院長、醫院總會計師,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分學會常務委員劉慶;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吳本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學工程科科長、四川省醫學會醫學工程轉委會常委劉麒麟;深圳市科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總裁易明生;陜西省腫瘤醫院副院長、病理部主任李林;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設備處長支新;四川省人民醫院城東病區裝備科主任宮昕晨等行業大咖蒞臨參會。
現場掌聲雷動,座無虛席,業內大咖針對后疫情時代背景,聚焦醫院建設從業者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共同探索、碰撞智慧,助力醫院建設管理者打通知識體系,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大咖分享,共話新基建背景下醫院規劃與發展
熊利澤:創新驅動醫院發展
世界麻醉醫師聯合會亞澳區主席、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前主委、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熊利澤
以低成本換取患者更好的治療成果與體驗,是醫療機構永恒的追求目標。在論壇上,熊利澤院長以《創新驅動醫院發展》為主題,通過實際案例,向到場嘉賓分享了西京醫院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案例與成果。
1、臨床技術創新
從1958年至今,西京醫院在醫療臨床技術領域不斷創新。從肌力平衡技術解決馬蹄內翻足,到十指離斷再植手術,再到子宮移植術和全新肥厚性心肌病治療技術,種種臨床技術的創新不僅在業內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也在推動我國醫療技術的迭代與革新。
2、引入互聯網概念
西京醫院在信息化領域不斷突破創新,通過與科曼間的合作,引入物聯網的概念,并以數據為支撐,加強管理流程的監控力度與數據收集的效率,解決醫院管理的痛點,進而提升手術效率與成功率。
3、項目化管理模式
依托信息的同步收集,建立醫院的數據庫。通過病例改革、手術清單改革、患者APP改革,將經驗管理變成科學和數據化的管理,并依據數據變化的情況,監控患者的康復情況,讓病人感受到服務理念在改變,服務水平在提高。
吳本清:走產、學、研創新之路
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兒童醫學中心主任 吳本清
在論壇上,吳本清副院長以學科合作創新、臨床需求導向性及“產、學、研”相結合的多角度進行觀點闡述,分享了NICU設備在不同場景的管理規范,以及在產、學、研領域的創新發展之路,為臨床科室開展技術轉化等方面提供借鑒經驗。
NICU的發展趨勢集中在多功能一體化、小型化、微量化、無創化,其中一體化建設主要包括降溫、呼吸支持和監控儀等治療和監護的設備。在創新方面,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與設備供應企業積極發揮各自人才結構的優勢,創造出很多的創新點。
其中,與科曼合作的無創呼吸機NV8于2016年拿到國家批文,同時也申請到示范應用,2020年更拿到了深圳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四年內替換了80%的進口設備,臨床醫師評價非常高,甚至已經出口到歐洲部分醫療機構;另外,監護儀也根據病人的特點和學科的特點進行創新,也擁有20多項專利,并獲得中國工業設計紅星獎,受到業內的一致好評。
吳本清表示,新生兒科是技術密集型的學科,多功能一體化也是生命支持技術的發展趨勢,所以產、學、研的結合定能為新生兒科醫生護士提供更好的創新平臺。
易明生:務實、團結、奮斗,引領科曼持續創新
深圳市科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總裁易明生
作為深圳本土的一家醫療設備企業,科曼憑借多年來不斷創新發展,已成為行業極具代表性的創新型企業。更有數據統計,國內60%以上的三甲醫院中,都在使用著科曼研制的醫療設備,并且數據還在不斷擴大。
對此,易明生總裁通過談論科曼十八年來在創新方面的心得體會,以“務實、團結、奮斗”短短的六個字為主題,分享科曼對企業創新的理解和看法。
1、務實
對于企業來講,創新意味著要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讓產品賣得更好,讓企業的生存環境改善。針對“到底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還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這個問題,科曼認為市場需求是短期的流行趨勢,研發產品的時候需要考慮用戶長遠的剛性需求和潛在需求,而且要持續創新。
所以科曼在“務實”方面始終以終端用戶為中心,對產品不會天馬行空的創新,而是立足用戶的需求點,研發狠、準、快。
狠:是對產品的設計評審進度控制、持續改進、資源爭取要狠,動作力度要大;
準:是計劃制定及落實、技術可行性、進度把控、風險預估、質量控制、成本計算、業績考核、市場銜接、人才配備、材料及供應商選擇要準;
快:是態度上主動積極,行動上響應快速,與時間賽跑。
2、團結
企業之間的競爭力是人才的競爭,“團結”更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
對內部,科曼希望讓企業每個員工都能夠有一塊創新的土壤,并經常帶領創新型人才開拓視野,交流學習;對外部,科曼也注重團結用戶,積極跟院方、高校、科研機構、政府組織溝通交流,讓產品從用戶中來,再到用戶中去。
3、奮斗
“奮斗”在科曼發展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企業的發展、品牌的價值、社會的認可都是一點點奮斗出來的。
最后,易明生總裁也表示,創新需要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產品的研發與改進需要源于前期的觀察調研與后期的刻苦攻關。所以,科曼的一次次創新不是突發靈感,而是水到渠成。
劉慶:醫療設備物聯網-醫院管理新元素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副院長、醫院總會計師,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分學會常務委員劉慶
接下來,劉慶副院長為到場嘉賓介紹了基于物聯網平臺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以及物聯網架構的設計與實現方式,并闡述其在醫院設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劉慶副院長表示,基于醫院設備的物聯網管理系統,可以在醫院設備數量眾多且使用地點分散的情況下,實現醫院各種設備互聯互通、主動管理及實時監控,通過物聯網的平臺把設備連在一起,實現多信息融合,從而打破信息孤島,提高醫院設備科室工作效率。
另外,新醫改加上疫情使醫院的籌資能力嚴重下降,尤其是人員支出占比難以滿足考核標準,而通過物聯網的建設,能夠實現醫療設備成本節約的最大化,也可以實現設備采購的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進而做到精準的成本分擔,績效考核也更加精準。
劉麒麟: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學裝備管理實踐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學工程科科長、四川省醫學會醫學工程轉委會常委劉麒麟
在醫療機構中,無論是學科的發展,還是醫學的進步都依賴于醫療設備,足夠的重視可以推動醫療技術進步、學科發展。對此,劉麒麟科長在演講中以“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學裝備管理實踐”為主題,分析醫院醫學裝備數據管理面臨的諸多問題與挑戰,并分享對這些問題與挑戰的看法與思考。
針對科學技術與醫療水平的變化與提升,劉麒麟科長認為醫學裝備管理面臨的挑戰集中在醫療設備的日常管理與資產管理、質量與安全、成本與費用以及后效評價。而面對這些挑戰,醫療機構可以基于物聯網的技術,通過數據采集、傳輸、分析統計,構建全院醫療設備物聯網,再進行推廣和應用,進而達到可視化、精細化管理。
隨后,劉麒麟科長也表示,構建全院醫療設備物聯網必須考慮到數據和網絡的安全,以及管理和后續評價的指標,只有這樣才能讓醫療服務流程更高效、更安全。
實地調研,嘉賓考察團蒞臨科曼
作為本場論壇的發起單位,論壇結束后,科曼帶領百余名嘉賓一同前往公司進行考察參觀,實地了解這家扎根深圳的民族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在改革創新舉措下取得的系列成果,深化交流合作。
經過實地調研參觀,同行嘉賓對于科曼的技術實力、產品質量與定制化服務等給予了一致好評,不僅肯定了科曼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更認可了為推動行業創新變革而做出的貢獻,同時也鼓勵科曼繼續創新,保持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帶動行業不斷向前、向上。
時間檢驗品質,質量成就企業。一路走來,科曼始終秉承一切以終端用戶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為醫院打造專科、專用的監護產品線,提供手術室/NICU綜合解決方案。未來,科曼仍將進一步加強創新研發,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功能性,滿足更多醫療機構的使用需求,為患者帶來更好的醫療體驗和醫治效果,進一步推動中國醫院建設產業的長遠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