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逐漸平穩,各行業有序復工復產,中國經濟正在穩步復蘇。日前,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武冨博信應日本《化學工業日報》上海支局的邀約,與其他三家在華日企高管進行座談,探討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給各企業帶來的影響,分享其在疫情期間的應對和探索,以及對于未來在華業務的規劃和展望。
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武冨博信出席日本《化學工業日報》日企高管座談會
關注需求變化,順勢而為
以膠片制造起家的富士膠片,在經歷大幅轉型后,如今已成為多元化全球性公司,旗下業務涵蓋醫療健康及高性能材料、影像和文件處理三大領域。回想起疫情爆發后的應對安排,武冨博信回憶說,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延長中國春節假期確保員工安全的同時,積極確認合作伙伴和客戶的狀況,有序推進物資采購、企業內部溝通平臺搭建、IT及物流保障等各項基礎設施正常運轉,并最終在3月中旬成功實現復工。作為一家涉足醫療健康的公司,富士膠片在疫情初期還向湖北省多家醫院捐贈了旗下醫療診斷設備及物資,內部員工與外部合作伙伴通力合作,為抗疫前線提供了切實的助力。
富士膠片為馳援新冠疫情,迅速向湖北省捐贈醫療設備及物資,并已投入使用
在被問及新冠疫情對公司業務產生的影響時,武冨博信介紹,在過去半年多來,富士膠片在華業務積極探索疫情下的新消費需求,通過業務組合的多樣性,實現集團整體的價值提升。例如,隨著工作平板電腦和移動電腦市場需求增加,液晶材料等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持續走高;在影像領域,通過積極倡導消費者在家享受照片即拍即得的樂趣,富士膠片一次成像相機instax銷售提升;醫療健康方面,隨著醫療遠程化不斷加速,富士膠片通過將云技術與旗下先進的醫療影像技術相結合,開發和提供醫療圖像云服務,為醫患帶來便利。
疫情期間,富士instax發布《我們之間,是來真的》第一冊公益書,分享宅家玩拍創意,倡導用戶記錄和探索生活的美好
展望“后疫情時代”,有企業高層表示,實現業務連續性需要用好數字工具和在線平臺。武冨博信認為,在此之外還有必要敏感地捕捉消費需求的變化。疫情以來,數碼相機和一次成像等消費類產品的在線銷售相比實體店有所增長,同時有越來越多老年人群成為在線購物者。“根據消費傾向的變化,我們將更重視在線銷售戰略,為消費旺季做好準備。”武冨博信說。
聚焦中國醫療健康和制造領域,抓住機遇
此次參加座談的在華日企代表均表示,在公司整體業務中,中國市場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武冨博信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富士膠片將繼續把中國視為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拓展業務。”
在富士膠片集團旗下的核心的醫療健康業務領域。疫情期間,富士膠片積極運用旗下醫療影像技術、制藥能力和生物醫學方面的受托研發生產實力,在預防、診斷和治療各個方面,為全球抗疫做出貢獻。而針對中國市場,武冨博信表示,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富士膠片一方面通過開展面向年輕醫師的教育項目、引入AI技術等形式,助力中國醫師提升讀片水平、降低誤診率,造福醫患;另一方面積極拓展醫療影像云服務,為推動遠程醫療、促進醫療分級制度做出貢獻。
富士膠片的互聯網云膠片服務“富醫睿影”手機端畫面
在制造領域,富士膠片聚焦 “新基建”中有關智能制造、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領域,靈活應用多年來從攝影膠片開發、制造中積累的技術經驗,提供數據存儲解決方案、無損檢測(NDT)材料和設備、MEMS微鏡等高性能材料,以及可應用于安防等領域的超高清監控鏡頭等。
近日,在由全國安防協會合作互助聯盟和深圳市安全防范行業協會召開的專家論證會上,富士膠片LTO8數據流磁帶系列產品在公共安全領域的適用性取得評審認可
“‘健康中國2030’以及‘新基建’等新投資領域令人期待。”武冨博信表示:“我們將抓住產業數字化催生的機遇,力爭在健康、新材料等領域的新發展,為中國尖端領域的加速發展做出貢獻。”
新聞背景:
富士膠片集團:由富士膠片株式會社、富士施樂株式會社兩大事業公司組成,全球聯結子公司317家,員工7.4萬余名, 2019財年銷售總額約合212.39億美元,營業利潤約合17.12億美元。
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富士膠片株式會社在華業務統括機構,2001年4月12日成立,總部位于上海,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相機、影像產品、印刷產品、醫療產品、光電產品、產業材料等,注冊資金2.134億美元。(截至2020年3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