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迭代,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也是科技發展使然。品牌已經從以產品為中心過渡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商業模式從基于事物到經營關系,產品、銷售渠道和客戶溝通的方式都在發生顛覆式的改變和重構。實體店,也在這一輪沖擊中,面臨新的洗牌。何去何從?有痛點便有新的解決方法,e省寶為實體商家提供了突圍的新途徑。
實體店倒閉潮何時止?
實體店“倒閉潮”的新聞不絕于耳。2015年初,熟練使用電子設備、對價格敏感的年輕人從實體店轉向了電商網站,電腦城在各地迎來關閉潮。這是實體店倒閉潮的開端。
電商興起,實體店衰退。而后2015年的“雙11”,電商成交額超91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移動端占比68%。而海爾、優衣庫等這些傳統品牌也登上了銷售冠軍的榜單。銀泰、蘇寧等線下企業也參與到了這一年“雙11”中。
電商的沖擊,讓百貨店等傳統銷售渠道陷入苦戰,除了品牌實體店的嘗試觸網,中小實體店只能面對暴風疾雨。傳統線下零售面臨坪效低、復購低、營銷弱、人效低等痛點,呈現出同質化嚴重、營銷意識薄弱、留客率低、房租高昂等問題,而新零售的迅猛沖擊,無疑加速了實體店的倒閉潮,在2020年疫情期間尤甚。
購物中心、百貨商場、餐飲店等普遍停擺,現金流遭受考驗。據科爾尼數據,一季度,疫情將給零售餐飲業造成1.5萬億~3萬億的經濟損失。
實體店如何逆轉勝?
大洗牌并不意味著完全替代,但相當一部分的線下實體店很可能被淘汰。
實體店之于電商,最大的弱勢就是流量,最大的優勢在于精細化和服務深度。曾經電商用“價格”逆襲實體店,現在實體店需要用“服務”扳回一局。
想要逆轉勝電商,難度不小。人的消費習慣、社會趨勢、技術發展等等因素,推動著消費習慣的改變。“打不過他們,就加入他們”這條定律同樣適用于實體店。通過更智能的技術和營銷,讓實體店的服務更精準化、精細化,從而提升競爭力,才不至于被歷史車輪碾落成塵。
比如e省寶這樣的平臺,已經在幫實體店智能觸網了。尤其對資金有限的中小實體店,比較友好。
“新門店1+1+1”模式如何賦能實體店?
在2020年8月18日的發布會上,畫夢人創始人兼CEO張曉文向大家介紹了e省寶。e省寶是以5G、云技術、大數據、AIoT推動“數字化基建”為基礎,加緊線上線下場景緊密結合為方式,融合本地生活和新零售的社交AI智慧新門店,構建了智慧化社會零售網絡體系,契合當前發展趨勢和實體商家需求。
e省寶直擊實體商家痛點,在流量方面,聚集旗下社交電商平臺的流量,覆蓋線下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360行,形成流量閉環,創新地聚合流量賦能實體店鋪并跨界升級,打造實體店、線上店及跨界店的“新門店1+1+1”模式,打破了傳統實體店的傳播壁壘,幫助實體店在新零售浪潮中轉型升級,從線性商業模式升級為指數型商業模式。
其中“新門店1+1+1”是e省寶針對實體店的痛點升級的功能。首先是幫實體店通過社會化顧客關系管理、應用服務提供商兩大功能系統,幫助商家實現會員精細化管理、精準營銷、一站式服務,同時輔助商家鎖定顧客消費偏好,實現精準觸達,提高轉化率;給予商家社群打造人員和技術支持,幫助商家建立自己的流量池,提高商家的復購率和店鋪認同感。
其次,幫實體店觸網,入駐即是“線上店”。通過精準推薦,引流線上流量到線下。通過云數據的精準計算,為消費者推薦高質量低價格本地生活商品,讓消費者放心享受優質服務,也為店鋪增加了曝光機會。
最后,e省寶支持異業合作,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平臺商家強勢進駐,海量產品任意推廣,為商家私域流量變現創造更多可能。
新門店、新數據、新營銷,e省寶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賦能,旨在打造社交AI智慧新門店的聚合賦能平臺,“讓商家更好經營 更多收益”。
實體店倒閉,拋開疫情影響,核心的原因不止電商的沖擊,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同質化競爭所致。服務既然是實體店的“殺手锏”,做不到精細化、差異化,就只能“畫地為牢”。e省寶的一系列賦能,讓更多中小實體店,擁有了同等競爭的機會,弱化了資本進場的起跑線。也為后疫情時期經濟復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