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制造不斷發力,“Made in China”遍及全球,中國擁有了“世界工廠”的地位。隨著《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等一系列戰略的深化,在高科技和互聯網大潮的加持下,“中國制造”正逐步升級“中國智造”,不僅是產品越來越智能化,就連制造工廠也越來越有智慧含量,新北洋智能新終端產業園就是其中一例。
新北洋智能新終端產業園規劃總投資15億元,占地205畝,先后入選山東省重大項目庫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庫,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設備/裝備生產基地。其中,項目一期投資8.6億元,占地110畝,總建筑面積8.7萬平方米,主要生產智能微超、自助售貨機等新興零售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底全部達產后預期新增產能10萬臺/年,屆時,公司智能終端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35萬臺。
走進新北洋智能新終端產業園,項目建設推進有條不紊,目前,一期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試生產)階段,其人、機、物、工廠互聯互通的智能制造體系,形成極具競爭力的智能終端產品制造產業鏈,不僅讓新北洋躋身制造強企,彰顯公司作為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強大實力,也推動了生產智能化與產品智能化齊頭并進,成為威海、山東乃至全國自助服務終端“智造”產業園發展樣板,展現了中國智能終端制造的新高度。
整個一期項目,最核心、最亮眼的當屬生產車間,其引進國際/國內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生產設備、智能倉儲系統,搭建綜合信息管理平臺,通過ERP/MES等九大信息化系統的互聯互通,形成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生產體系,打造世界先進、國內領先的從鈑金加工到涂裝、整機組裝的一體化智能生產基地。
“機器換人”
自動化水平超90%
沒有嘈雜的機器轟鳴聲,沒有工人忙碌的身影,干凈敞亮的車間里,智能料庫自動上下料,各種精密零部件在機床上自動切割、折彎,一個個機器人手臂靈活自如地焊接、打磨,不同工件由機器人自動上下掛,柔性化輸送到不同噴涂工序進行生產……鈑金、焊接、涂裝,長長的生產線上,只有幾名工人在電腦前監控著生產線上的機器工作。
鈑金車間
進入生產車間,率先映入眼簾的是長130米、高10米的智能料庫,只見四套堆垛機上下游走,根據系統設定,準確的將物料送到料庫兩側的機床設備上進行生產。100%鋼結構設計的智能料庫擁有1849個庫位,可堆放30層,占地空間利用率提升1500%,搭配FAB生產管理系統和對應機床的離線編輯軟件,實現物料智能管理和周轉,是目前世界最先進、長度最長、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料庫系統。
△ 自動化料庫
料庫兩側光柵內是10套有著“德國血統”的大型機床設備,可別小看這些笨重的機器,沖壓速率高達1600次/分鐘、打標速率高達2800次/分鐘的目前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高速沖床;切割精度達0.1毫米、速度50米/分鐘的數控激光切割機;小至極限的翻邊長度,靈活的逆向折彎,各種需求的圓弧角都能輕松搞定的彎板中心等等,它們的技術含量可都是達到國際最先進水平。雖然功能很強大,但是有點“羞答答”,要是有人觸碰到保護光柵,這些機器就會自動停止運行,從而保護人員和設備安全。
△ 高速沖床設備
△ 彎板中心
焊接車間
與傳統焊接“激情四射”的現場不同,在透明防護罩內,幾臺自動化焊接機器人揮舞靈活的機械手臂自動完成焊接工作,每一處焊接位置的強度、剛度、密封性都達到要求,為智能終端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過去,兩個人8小時最多能焊接7-8臺設備,如今,只需要一個人操作上件,機器人15分鐘即可完成一臺,不僅節省50%的人力,有效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更提高75%以上的生產效率,有效提高焊件產能。
△ 自動焊接機器人
為最大程度上保護環境和員工的身體健康,焊接車間采用美國唐納森除塵過濾系統,能夠有效過濾掉98%以上的顆粒狀物質,做到無害化排放。
涂裝車間
涂裝環節總被認為是生產制造的高污染環節,為此,涂裝車間利用機器人上下掛系統等設備,全線實時自動監測各種參數,通過控制系統實現前處理藥劑自動添加、液位自動控制、電泳自動噴淋+浸漬處理、噴粉機器人全自動噴涂等,真正做到自動化無人化,而且實現電泳模式與非電泳模式、混線生產模式自動實時切換,具備年生產60萬掛的產能。
△ 涂裝區域
在廢水處理環節,車間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KMU公司的生產設備,達到歐盟標準,實現零排放。
全面互聯
打造工業互聯網實踐樣板
智能制造的核心并不在于如何獲得高質量的設備和更先進的技術,而是如何將設備與技術完美融合,通過全自動、全智能的管理來實現制造業全產業鏈的價值最大化。通過數據互聯,新北洋智能新終端產業園一期項目真正做到了智能管控。
整個生產車間實現ERP、PLM、FAB、MES、SCADA、APS、SRM等九大信息化系統的互聯互通,客戶下單后,各種定制化的需求通過智能排產系統APS、鈑金自動化生產管理系統FAB、車間制造執行系統MES、設備管理系統SCADA等,可以時時監控訂單的生產現況。例如,涂裝環節,全線采用工件自動識別系統,與自動噴粉系統實現數據共享,通過中央監控看板,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顯示并監控,并與車間制造執行系統MES、APS等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智能化決策,并反饋到各生產過程去執行,這充分體現工業互聯網柔性生產的特點。
△ 數據看板
通過公司云系統ERP可實時查詢客戶訂單的生產進展,通過SRM供應商管理系統,實現智能采購調貨……九大信息化系統的數據互聯,消除“信息孤島”,形成“人、機器、資源互聯互通的智能制造體系”,實現生產自動排產、智能裝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感知分析診斷等功能。同時,決策者和各級管理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生產現場的變化,做出準確的判斷并制定快速的應對措施,保證生產流程暢通、資源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生產效率。
隨著人、機、物全面互聯的實現,新北洋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逐步搭建成型,不僅推動自身創新模式、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和工業鏈、產業鏈、價值鏈的重塑再造,構建智能設備行業協同發展生態圈,其數據有序流通和共享、對供求關系的精準調整等也將成為幫助政府打造安全可信的工業數據空間和進行經濟管理的重要助手與抓手,更好地發揮經濟賦能作用。
智能物流
AGV移動機器人+積放鏈
在生產車間的西側,幾十臺完成發泡填充作業的柜體整齊的擺放在黃色的定點區域內,一臺激光AGV移動機器人來回穿梭,將沉重的柜體搬運到總裝生產線進行進一步加工,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輔助。
智能終端設備一般體積較大,傳統的車間叉車物流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生產需求,為此,生產車間引進激光AGV移動機器人,主要負責物料、工件等的運輸,實現從產線到倉庫的覆蓋全廠的物流自動化搬運。AGV搬運路線可根據生產流程的變化而自動、及時地進行調整,使生產線上的制造更加方便、快捷。
△ AGV搬運機器人
另外,生產車間內還覆蓋有總長度接近1000米的兩條積放鏈,實現了鈑金區域到涂裝區域、分揀中心到總裝區域等的全程自動化輸送,圓滿解決了車間工件多樣化、重型化對生產線柔性的苛刻要求,便于各工序之間的快速高效對接,充分保證了不同工藝路線的銜接。
在負責不同生產區域原材料分揀配送的立體倉庫分揀中心,根據制造運行管理(MOM)系統下達的分揀任務,激光AGV移動機器人與積放鏈聯動,按區域對原材料進行分揀,實現自動揀配、自動配送到工位等功能。
△ 積放鏈
激光AGV移動機器人和積放鏈的應用,實現了高效現代化的自動化生產搬運,大大加強了生產全過程的柔性化和效能最大化,推動車間物流智能化。
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智能制造。作為國內最大的智能設備/裝備生產基地,新北洋智能新終端產業園的亮點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介紹啦。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未來,新北洋將以智能新終端產業園為載體,緊追智能終端的市場需求,持續加大產品研發,提高產品技術核心競爭力,掀起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