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第三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濟南啟幕。大賽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領域的“大電量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引起了現場評審專家們的興趣。
“我們即將落地濟南萊蕪高新區中關村信息谷。”該項目申報人王志強說,他們十分看好濟南的發展前景,希望利用企業自身優勢打通產業鏈條,把更多的好技術、好項目帶來濟南。
項目申報人王志強"云端"接受記者采訪
飛輪技術全球領先
距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領域的項目評審正式開場尚有15分鐘,但評審專家們都已早早來到現場。當評審屏幕出現“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大電量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這一項目時,專家們都表現出濃厚興趣,“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含金量挺高”“不知道這個項目現在市場發展如何”……
該項目是第6個登場的參賽項目。9點45分,申報人王志強開始做演講解說。
據王志強介紹,“大電量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項目源自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涉及的125kWh/500kW儲能飛輪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儲電量最大、充放電功率最高的儲能飛輪單體。
簡單說來,飛輪儲能的作用是將能量或動量存儲在高速旋轉的飛輪轉子中,實現電能到機械能再到電能的轉換。“飛輪儲能如今已成為電力和能源領域儲能的首選方案。”王志強說,“飛輪的充放電次數可以達到上千萬次,鋰電池壽命是3000到5000次,儲能飛輪比化學電池高了兩三個量級。另外,它整個是純金屬結構,是完全環保的。”
“目前,其產品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大電量高功率的磁懸浮儲能飛輪,第二類是氫燃料電池的壓縮泵,第三類是商業航天的衛星姿態控制的執行部件,衛星動量輪。”提及產品優勢,王志強介紹,目前全球有20多家商業飛輪企業,但自己團隊的研發技術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我們的單體電量是全球最大的,能做到125度電。”
濟南給了他們信心
王志強講解項目時,評審專家們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提問環節,關于項目的應用前景、開發環境等技術問題,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研究員劉維漢等評審專家們進行了詳細詢問,王志強也一一解答。
“這次大賽對我們是一個激勵,也讓我們有了一個宣傳自己的機會。”王志強說,此次參賽是一塊“試金石”,“評審專家們客觀專業的評價,能讓我們更加清楚團隊研發項目在國內外的競爭水平,了解自身定位,而且也讓政府部門有了一個清晰的參考標準,對項目落地情況以及我們的價值定位有一個清晰判斷。”
“濟南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視、開放的人才政策、優秀的營商環境,給了我們足夠的信心。”王志強認為,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大背景下,濟南對于高層次人才和項目的求賢若渴,讓他對企業落地濟南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這與他們的發展理念也十分契合。
即將上市科創板
王志強的項目作為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讓他對于企業在濟南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
“我們企業正積極籌備在科創板上市。”王志強說,落地濟南后,企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為本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眾所周知,當前,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在濟南交匯疊加,發展機遇千載難逢。王志強說,除了政府滿滿的誠意,他也希望能借此東風有所作為。
“濟南的市場潛力巨大。我們也希望與山東新動能產業尤其是電力行業、氫燃料行業實現一個更好的對接。”王志強說,他十分看好濟南的發展前景,希望利用企業自身優勢打通產業鏈條,把更多的好技術、好項目帶到濟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