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一直在企業融資渠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據央行2020年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調研數據顯示,18%的企業通過票據融資,是除銀行貸款以外占比最高的融資方式。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而言,票據是其解決資金周轉和緩解短期流動性壓力的重要途徑。據票交所的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底,出票人為中小微企業的票據承兌余額為8.89萬億,占全部承兌余額的69.84%。
一、票據業務市場發展概況
從票據市場的整體規模看,銀行承兌匯票市場規模近年來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商業承兌匯票市場規模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銀票方面,銀票承兌發生額從2015年的22.4萬億下降到2017年的17萬億,2017年后開始逐步上升,2019年增加到20.4萬億,增幅約為20%。銀票承兌余額與銀票承兌發生額走勢基本一致,從2015年的10.4萬億下降到2017年的8.2萬億,此后開始上升,到2019年增加到12.7萬億。商票方面,商票貼現發生額持續下降,2015年商票貼現發生額為102萬億,2018年降至27.3萬億,降幅高達73.26%,2019年小幅增加至34.3萬億。
銀票承兌發生額和銀票承兌余額發展趨勢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整理
綜合來看,首先,我國票據業務近年來整體交易規模有所下降,這與市場風險和宏觀環境也存在一定關聯性。其次,票據交易存在一定的地區差異,票據交易活躍度和地區經濟發展規模存在正相關關系。最后,票據交易存在明顯的行業差異,2018年,電子電器、電力、汽車等行業的票據交易活躍度較高,占據票據交易市場的"半壁江山"。此外,鋼鐵、軍工、機械制造等行業使用票據交易也比較多。
二、數字科技為票據市場注入"活水"
如前所述,票據融資是僅次于銀行貸款的第二大融資方式。因此,如何破解票據交易需求和供給的嚴重失衡,特別是如何利用數字科技的手段,提高票據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風險,成為業界和監管部門一直以來關注的焦點。
2019年5月27日,上海票交所推出"貼現通"業務,由銀行做經紀機構開展貼現交易撮合服務。當然,除票交所外,還有其他專業匯票服務平臺。"匯承"推出"企企支付"和"銀企快貼"產品,通過數字科技的加持,無縫鏈接銀行和中小企業,提供開放便捷的票據融資服務。企業通過"匯承"平臺(www.hchpj.com)上傳票面信息,憑借"立即詢價"功能,查看多家金融機構報價,自主選擇與意向銀票或商票產品簽約后,可即時發起在線跨行貼現或融資業務。
"匯承"的主要特點:一是實現票據融資的"在線化",該平臺能夠在線上完成企業實名認證、票據驗真、資金放款等多項操作,顛覆了傳統票據貼現業務必須到銀行線下操作的局面,極大優化了中小企業票據融資的客戶體驗;二是多家銀行的實時報價,擴大了企業貼現的選擇范圍,做出利益最大化的貼現選擇;三是豐富的承兌白名單,極大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困境,通過平臺貼現融資的票據。
可以看到,"匯承"作為一家企業匯票專業服務平臺,利用數字科技有效解決了企業票據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了資產資金對接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中小企業票據融資的門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來票據交易的主要服務模式。
三、發展趨勢展望
票據作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必將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中占據應有的一席之地。未來,票據市場發展將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一是票據融資仍然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實現形式。票據不應成為大型企業延長賬期的"擋箭牌",而應該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寶"。未來票據仍然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而監管部門更加關注的是,如何實現高效、安全、便捷的票據融資,從而提高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二是數字科技在提升票據融資的安全和效率方面仍大有作為。以"匯承"為代表的票據科技平臺,利用OCR技術能夠對票面進行快速驗證,這也代表了未來票據交易的主流方向。下一階段,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提升票據交易的真實性也是大有可為的。
三是供應鏈票據將有效提升供應鏈金融的市場深度。供應鏈票據平臺與供應鏈金融平臺對接,能夠為企業提供電子商業匯票的簽發、承兌、背書、到期處理、信息服務等功能,供應鏈票據將成為推動應收賬款票據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實現應收賬款的標準化、規范化,進而更好地發揮票據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關鍵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