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聚劃算正式上線"匯聚福建"晉江嬰童專場,短短3天時間,福建地區的嬰童商品銷售同比增長120%+,其中賣掉了80多個倉庫的紙尿褲,不僅為商家帶來了寶貴的回血訂單,同時嬰童用品產業帶也實現了首次集體亮相,吹響了產業復蘇的號角。
中國屬于制造業大國,不同區域擁有各自產業優勢形成產業帶,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晉江嬰童產業就采用集群發展的策略,奠定了厚實的產業發展基礎,彼時已經成為全球的玩具采購中心。目前,全市擁有嬰童產業企業達到200多家,涵蓋了玩具、紙尿褲、嬰兒腰凳、童車等多個細分領域,涌現出恒安、嬰舒寶、嘉利、巢生等知名企業。
依托于得天獨厚的制造工藝優勢和資源,晉江當地以重出口產業為主,且已經成為晉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今年面對疫情影響,當地的政府和企業合力應對,積極探尋新的發展機遇。
在今年3月,聚劃算匯聚福建攜手福建白茶,用主播帶貨等互聯網新玩法幫助當地茶農觸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效幫助白茶產業在短期內實現"解凍",一方面確保茶農們的收成,另一方面也讓全國的消費者在聚劃算上以劃算價格買到福建白茶。
這次成功合作不僅幫助白茶實現了銷量爆發,也讓企業與政府看到了數字化經濟的巨大發展潛能。5月18日,晉江市政府與阿里巴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深耕國內電商市場、幫助外貿轉內銷、發展"數字生活"新服務、打造"線上展會"、構建國際營銷渠道、聯合開展電商人才培養等六個方面,開展全渠道、全領域、全方位的發展合作。此次聚劃算與福建政府再次展開深度合作,將"匯聚福建"的輻射范圍擴散至福建晉江的嬰童用品產業,正是此次合作的最新成果。
逆轉嬰童產業帶危機,福建晉江政府牽手聚劃算共同幫扶
得益于阿里巴巴的強大品牌資源和聚劃算自身的爆發效應,聚劃算在扶持產業帶與企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從母嬰、3C、服飾、食品、美妝到汽車等品類,都曾多次聯手政府與品牌,幫助企業實現銷量與品牌影響力的飛躍。
此次聚劃算匯聚福建聯動晉江嬰童產業,同樣也深入產業帶,不僅吸引了家喻戶曉的雀氏、宜嬰、安踏、巴布豆、361°等頭部品牌參與,同時還精選出一批成長中的優質企業,幫助他們通過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實現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品牌商家也以品質產品、產地價格回饋聚劃算的消費者,一方面,讓消費者們在"匯聚福建"中以驚喜的價格購買到深入人心的好貨,另一方面,助力來自福建嬰童產業帶的優質商品觸達全國范圍的海量消費群體。在受疫情影響,外貿出口嚴重受挫的當下,幫扶優質品牌迅速拓展國內市場,幫助產業帶品牌力上行,實現新銳品牌孵化。
"匯聚福建"惠及消費者,助力產業帶商家成功轉型
一直以來,聚劃算都致力于通過尋找優質的產品、優惠的價格和提高產業效率的方式,為更多的市場消費者、品牌商和生產廠家創造價值。此次"匯聚福建"晉江嬰童產業項目的啟動,也能夠看作是聚劃算發揮其強大影響力的一次范本。
對企業而言,在疫情復蘇期,促進銷量增長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是它們當下階段的首要目標。先通過聚劃算平臺的流量優勢引發消費者對嬰童產業帶的關注,繼而通過高力度的讓利活動,將流量轉化為實際的訂單。后續到手的優質產品將提高消費者的購物粘性和品牌忠誠度,最終在聚劃算平臺形成良性生態,全面帶動福建嬰童產業全面復蘇。
從更長遠和宏觀的角度看,"匯聚福建"也給予了當地企業一次從重出口產業結構轉為內銷為主導的轉型與升級的機會。尤其在市場競爭白熱狀態下,尋找新的銷售出口尤為重要。在聚劃算平臺的加持下,企業拓展了新的銷售通路,在短時間內獲得海量新客,品牌影響力得到放大,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建的好產品。除此之外,借此次與聚劃算合作的機會,還能將嬰童產業打造成為福建晉江的另一張名片,幫助將當地優質可靠的嬰童產品打開全國市場。
在新零售時代,中小企業如何向數字化轉型對傳統企業來說也尤為重要。以福建晉江嬰童產業帶為例,當地的企業通過聚劃算平臺打通了從線下往線上引流的通路,再通過線上數字營銷帶動銷量和口碑的雙增長,在螺旋式的上升中企業不斷向線上線下一體化靠攏。
聚劃算扶植福建嬰童產業轉型,也是為晉江市全體產業轉型打出了樣板。可以預見,此次合作將成為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標桿,成功的經驗在未來將借鑒到福建省的其他行業之中,幫扶更多的企業成功轉型,發展壯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