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工程建設領域治理體系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國家數字經濟強區,杭州高新區(濱江)不斷創新建筑工地智慧化監管的探索之路。截至目前,高新區(濱江)159個工地項目,137個工地使用智慧實名制管理系統、131個工地項目安裝施工現場全場監控系統、96個工地項目安裝智慧用電系統、37個工地應用BIM技術、27個工地采用集成智慧工地管理系統、13個工地采用群塔防碰撞報警系統、17個項目使用AI智能危險源識別系統。
六月的杭州,驕陽似火。熱氣席卷在城市上空,每個人都在忙碌,而作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的杭州高新區(濱江),也正用“智慧”改變著未來的發展之路。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浙江省“智慧工地”建設工作提質擴面,助推安全監管方式優化升級, 6月30日,浙江省召開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整治三年行動暨“智慧工地”現場觀摩會,地點就設在杭州高新區(濱江)。
觀摩會上,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成了眾人的焦點。經濱江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二維碼”可謂是大有來頭。2020年,高新區(濱江)聚焦“智慧工地”建設,以BIM技術、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先進建造技術深度融合,創新研發了“工地一碼通”,并形成省級智慧工地評價標準,構建起全時觸碰、全員參與、全程覆蓋的工地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體系。
“工地一碼通”,實現“云上監管”
今年5月以來,杭州高新區(濱江)的工地現場多了一張“工地碼”——通過“二維碼”與工地“綁定”,是該工地在“工地一碼通”管理系統中的“唯一代號”。“工地一碼通”是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設備,打通工地線上、線下管理應用,以企業零跑和智慧監管為核心,聯通主管部門、企業組織、項目職工、社會公眾,形成的多維工作管理系統。
“工地一碼通”通過“四個面向”惠及多維用戶。它是監管人員的“監管碼”, 監管人員進行檢查、檢測、驗收后,掃碼報告、動態評價;它是參建企業的“零跑碼”, 只要掃一掃“工地碼”就可輕松辦理28個事項,實現了審批不見面、辦事不用跑;它是工地職工的“考勤碼”,工人上班可以掃碼打卡,也可以查詢本人出勤信息和工資所得,安心放心;它是社會公眾的“信息碼”,任何人可掃碼了解項目企業、管理人員、建設周期、建成后效果等各種信息,還可以進行評價和建議。目前全區159個工地,以傳統方式,只能每月到場檢查1次,難以做到全時全覆蓋,而“工地一碼通”的可視化平臺已經連接131個工地,工地全場一覽無余。現已實現在線巡查1916次,工作效率較傳統方式提高近6倍。
一碼通系統的“神通之處”還在于它實現了九大功能,全面集成政府監管、應急管理、企業管理、勞務信息、健康碼、項目信息、社會評價、來訪登記、投訴建議等。以應急管理為例,近日某項目深基坑工地積水嚴重,情況危急。工地值班人員通過“一碼通”一鍵報警功能,及時將情況上報,企業負責人、一線監督員、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及其他相關部門均第一時間收到信息提示,通過緊急調水泵排澇,危機得以解除。現在有了‘工地一碼通’,構建了‘云上監管’模式,工地管理效率得到極大提高。
除此之外,一碼通還通過“五色賦碼”實現動態監管。按照“一工地一碼”的原則,領取施工許可證的項目可登錄系統自動生成“綠碼”,后續主管部門采集項目關鍵崗位到崗率、民工安全培訓、監督檢查風險評價、起重機械設備管理、危大工程管理報告、社會監督評議等信息情況,歸入評價分類等級,對應“綠、藍、黃、橙、紅”給予“五色賦碼”,實行差異化精密管控。未來,還將在重大活動期間項目管理、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工程創優評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掌上碼上辦”,實現“云上審批”
工程建設領域項目審批制度一直是簡政放權改革的重點,“工地一碼通”創立以后,高新區(濱江)改變工程建設過程中“群眾跑、路上跑、往返跑”的狀況,企業人員只要掃一掃“工地一碼通”,便能通過手機移動端現場申請咨詢、管理報告、驗收申請等事項辦理,讓企業辦事“零跑腿”。一方面節省了資料的提交時間,也大大縮短了項目審批時間。
以申請項目中間結構驗收為例,以往參建企業要聯系監管人員確定資料審查時間,而后將工程技術資料歸檔后送審,如未通過審查,需整改后再次提交。在資料全齊的情況下,也要幾天才能完成。而“工地一碼通”推行以后,企業只需要將相關資料上傳申報,監督人員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線上審核審批,當天可辦。
“工地一碼通”改變政府部門傳統的監管方式,讓企業從“監管對象”轉換為“服務對象”,極大的改善營商環境,特別在疫情防控期間,“工地一碼通”全面助力“兩戰贏”,為社會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全省首個五星級標準發布,彰顯“濱江指數”
為進一步推進濱江工程領域智慧管理水平,高新區(濱江)住建局聯合高新企業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當虹科技、品茗軟件、擎州軟件會同長三角標準研究院共同研究發布全省首個《智慧工地評價標準》五星評價體系,為構建智慧工地提供了規范化依據和可復制化的標準方案,形成智慧工地評價的“濱江指數”,為全省建筑業轉型升級提供“濱江方案”。
標準圍繞建設項目“人員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環境管理、綜合管理”5個關鍵方面和1項建設智慧工地的“基礎設施”,對建設項目自開工到完工全周期的智慧工地建設進行標準化評價,內容包括“物聯網+工地”遠程監管、關鍵崗位人員人臉考勤的實時捕捉、“智慧用電系統”、“火災探測警報”“人貨梯超載識別”技防、身臨“VR”、“AI+360天眼”全控等應用場景。
基于“五星級”評價標準,高新區(濱江)還將根據星級占比有序推進2020年-2022年智慧工地推廣“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到2020年底,全區星級智慧工地到達30%;2021年底,星級智慧工地到達60%;2022年底,星級智慧工地到達90%,最終以工地的智慧化監管、信息化管理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