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最新發布的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中,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M2)"三量齊升",金融加大力度進一步助力實體經濟復蘇。4月社融數據全面超預期,新增社融3.09萬億元,同比增加1.42萬億元;M2升至11.1%,為三年來新高;人民幣貸款增加1.7萬億元,同比多增6818億元。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票據融資規模達近年來新高,說明企業短期流動性的需求強勁,票據融資代替短期貸款受到企業青睞。數據顯示,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中的票據融資規模增加3910億元,同比多增109%;新增社會融資規模中,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577億元,同比多增934億元。
供應鏈承兌支付體系融資平臺同城票據網專注于金融信息服務,利用新金融科技(Fintech)創新,服務中小微持票企業對接安全、低成本的銀行、非銀機構。有效解決了廣大中小微持票企業周轉資金缺乏、應收賬款回收慢、銀行貼現手續繁瑣等融資難題,圍繞企業票據融資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
金融科技創新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在金融科技的驅動引領下,普惠金融業務也已開啟數字化發展的全新篇章。同城票據網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持續提升創新研發投入,順應普惠金融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供應鏈承兌支付體系融資平臺"應運而生,打破了供應鏈支付上下游企業票據資產與資金方信息壁壘,使持票企業融資過程中信息流、資金流、票據流互相匹配,提升了企業票據融資的效率和成交率,降低了融資成本,從而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票據融資難問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同城票據網CEO曹石金表示票據融資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主要有三大意義:一是在實體經濟運行中會產生大量的銀行承兌匯票,引導企業充分運用票據融資方式將會節約大量資金成本,提升企業信用。二是通過央行票據再貼現工具,能精準定位扶持對象,使資源更有效地配置到重點領域,切實優化實體經濟結構。三是為實體經濟提供便捷融資渠道和低成本資金,特別是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升了中小微企業獲得的資金可獲得性與融資效率。
近幾年,我國票據融資在服務實體經濟上有了較突出進展,在社融規模中比重逐年提高,票據融資規模和交易量加快回升,成為中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困境的重要途徑。2019年末票據融資余額為7.6萬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22倍,其中依托金融科技,中小微企業開展線上票據貼現余額占比大幅提升,成為中小微企業獲得金融支持的重要渠道。
隨著金融科技服務的全面覆蓋,同城票據網持續聚焦普惠金融科技。面向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改變傳統普惠金融服務與客戶之間的觸碰接入方式,打破時空約束限制,讓融資觸手可及。"金融科技+票據"的融資模式延展了普惠金融產品服務的供給半徑,讓小微企業主足不出戶,通過同城票據網的線上平臺就能方便、快捷完成貼現融資,跨越地域與時差限制讓金融服務更易得,有效降低了票據貼現融資門檻,拓寬小微企業票據貼現融資渠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