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國務院提出了第127屆廣交會于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被視為中國外貿“風向標”的廣交會,創立63年來,第一次采用網絡形式舉辦,這一創新之舉將“云上會展”這一話題推向爆點。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會展業的全面云化至少在認知和發展兩個層面加速推進了2-3年的時間。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展經濟的運營狀態和發展趨勢不僅與國家市場經濟轉型密切相關,更對國家市場經濟的創新驅動有著重要意義。會展經濟離不開企業,企業的存在,為的就是追求價值,創造價值。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予了整個市場經濟強烈的認知和意識沖擊,會展業全面步入云上虛擬現實會展爆發期。
中國銀河會展中心,線下實體會展的有效補充
中國銀河會展中心是全球第一個云上SaaS-3D展覽展示場館,是5G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場景落地應用,是3D數字互聯網展覽空間為基礎所形成的新型會展生態圈和展示方式,是一種商業形態。該場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將3D技術、區塊鏈技術、云計算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社交社群、會展產業鏈中的各個實體一體化構建形成一個數字信息集成的在線展示平臺空間,從而形成新型展覽和服務模式,它不僅僅是對線下實體會展模式的一種有效補充,更是推動會展商業思維的革新和模式價值重構,是創量!
中國銀河會展中心具備以下效果:
(1)3D立體空間展示場館,通過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登錄,只要有網絡,一觸即達場館,全方位觀看。參觀者在該中心以第一視角瀏覽整個展會信息,還可控制“自己”在展會中自由行走,通過智能語音系統,隨遇交流溝通。
(2)參展商列表中將參展公司信息一覽無余,并可以通過自動尋路功能,自動前往對應展位。對于重點關注公司可以進行公司收藏,方便日后瀏覽回顧,不再“走馬觀花”。
(3)展廳內所有用戶之間都可隨遇交流,對于“潛力股”用戶可以添加關注,更可隨交流的深入申請加為好友。人際社交功能讓每一個用戶擁有自己的交際網,從此不錯過任何機遇。
(4)企業3D虛擬現實展位空間,讓企業可以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直播互動、公司詳情頁等多種手段將形象展示、產品介紹做到淋漓盡致。展會參觀者們將得到全方面感官體驗,并且可以隨時與展位中的工作人員自由交談溝通,得到“數字孿生”的新體驗。
(5)基于大數據的存儲、篩選、統計和分析能力,助力主辦商、參展商與客商進行交易配對,提供新時代的交易支持與服務。
(6)線上虛擬會展形態下,以區塊鏈技術應用為底層,實現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的數字信用社會體系。
中國銀河會展中心,不僅是線下會展的延伸,更是云上會展新動源
中國銀河會展中心的虛擬空間這一基礎屬性決定了在該中心辦展不僅僅局限其對線下會展的延伸。
一、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無國界邊界。傳統線下實體會展受限于展館空間、展覽時間、舉辦地址、成本等諸多客觀因素制約致使會展的舉辦的時間、觀眾規模、展商數量均是有限。互聯網是全球化、國際化,在中國銀河會展中心辦展將不再受限于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且成本遠比線下低廉,主辦者在線上可以舉辦“無限規模”展覽主題活動,配以全面的推廣和宣傳渠道將實現遠超當前的會展經濟整體的影響力和效果,也將為展商和觀眾帶來更多的效益。
二、大量新增各類主題會展活動,提升我國會展業展出規模,增進會展經濟快速增長。目前,我國每年舉辦各類境內、境外展數量在幾千場次,中國銀河會展中心辦展可實現在互聯網云端快速發起組合不同產業、不同領域、不同企業形成的各類主題會展活動,將破冰當下局面,虛與實并存的形態給會展經濟的發展構建全新的快速上升和發展通道。
三、服務下沉,為地方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新引擎。我國大陸目前擁有共計684個市,市轄縣、鎮、鄉、村落。五千年的滾滾歷史沉淀促使了每一座城市、每一座縣城、每一個村落都有其特色。在中國銀河會展中心辦展,其將成為地方經濟發展面向全球性的展示窗口,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只要在互聯網上就可以了解和看盡中國地方特色,從而形成地方發展貿易經濟的新驅動數字引擎。
中國銀河會展中心與線下實體會展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兩種會展形式。中國銀河會展中心的風險應對、數據搜集、便捷、聚流等功能上是線下會展不可比擬的。中國銀河會展中心和線下實體會展的融合將給會展業帶來更大的生命空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