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過半,雖然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余威尚存,但仍有一些企業取得了逆勢上揚的業績。
截止5月20日,已經有51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以預計凈利潤增幅中值統計,共有38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100%;其中,新五豐(600975)預計凈利潤增幅最高,增幅達32.27倍。4月以來,公司股價上漲2.22%。
新五豐主營業務為生豬養殖、肉品銷售以及飼料加工。目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從短期來看,豬肉價格仍持續高位,長期來看,豬肉消費呈增長態勢。
而龍頭企業不僅可以享有行業紅利,公司自身也在不斷采取措施擴大優勢。
解決同業競爭
新五豐或重啟收購計劃
作為國內豬肉企業龍頭,新五豐2020年的第一份成績單頗為亮眼。
一季報數據顯示,新五豐實現歸母凈利潤1.01億元,成功扭虧為盈。一季報還顯示,預計公司上半年凈利潤為1.6億元至2.4億元。這意味著同比增幅下限至達25.62倍,而最高有望達到38.93倍。
而目前取得成績,只是新五豐發力的起點。
新五豐作為湖南國資委旗下唯一的農業上市公司,承擔著湖南核心農業資本平臺的重任。
早在2017年,新五豐就曾計劃向間接控股股東——現代農業集團,收購天心種業98.13%股權。新五豐希望通過此次收購,有效解決現代農業集團內同業競爭問題,并擴大公司養殖規模,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然而,在交易事項推進過程中,生豬行業出現了周期性波動,天心種業的業績也受到一定影響,新五豐于2018年3月終止此次資產重組。
按照現代農業集團最初的規劃,要在5年內解決集團內同業競爭問題,如今,隨著5年之期逐漸臨近,新五豐的種種動向表明,公司或將重啟收購計劃!
2019年9月,新五豐與現代農業集團全資子公司——現代農業管理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了新五豐產業并購基金(有限合伙)。該基金一期出資總額為2.5億元,現代農業管理公司認繳份額為500萬元,新五豐認繳份額為1億元,其他合格投資者認繳份額為1.45億元。
2020年5月13日,新五豐一期產業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伙)托管人發生變更,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變更為中國光大銀行。
而基金管理人變更原因之一,正是集團業務調整。
此前,2020年2月,新五豐還選舉了天心種業前董事長劉艷書,擔任公司黨委副書記一職。
如果收購天心種業的計劃能夠順利重啟,不僅可以消除集團內同業競爭問題,還能更好的整合湖南省內養殖資源,加快推進湖南農資平臺規劃,實現現代農業集團下屬的生豬養殖板塊整體上市。
收購優秀標的
持續擴大產能
除了完成現代農業集團的“5年之約”,天心種業作為優質標的,收購計劃對新五豐本身的發展也極為有利。
目前,新五豐以生豬養殖為基礎,建立了集飼料生產、種豬繁育、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及肉品加工、冷鏈物流、生豬交易于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布局,形成了生豬、肉品和飼料等層次豐富的產品結構。
而天心種業專業從事種豬、仔豬及商品豬的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大型種豬生產企業之一,也是新五豐商品豬生產銷售的上游,新五豐和天心種業在經營業務和產業鏈上關系密切。
如果能夠成功收購,雙方將在生豬育種、種豬和商品豬生產、飼料采購、工藝流程優化、產品銷售渠道、客戶維護與拓展等方面,產生一體化的協同效應,提升運營效率。
此外,我國生豬養殖處于規模化早期啟動階段,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較低。2019年,中國生豬出欄最大的溫氏股份市占率也僅有3.4%左右。這意味著行業整合空間較大,各龍頭企業仍然處于加速擴張的賽道中。
而天心種業業績良好,產能不容小覷。早在2017年的收購計劃中,天心種業2017至2019年的承諾扣非凈利潤已分別不低于7157萬元、5363萬元和6443萬元。
2019年,天心種業全年出欄生豬23萬余頭,實現銷售4.34億元,實現利潤1億余元,投產6個項目,新增產能27萬頭。2020年4月,投資1.2億元的常德西湖天心種業有限公司4800頭能繁母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正式開工。5月,天心種業牽手桂陽林仁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3600頭母豬合作建設項目。
而據新五豐2019年年報,公司目前母豬場產能規模合計2.8萬頭,肥豬場產能規模合計9.2萬頭。
這意味著如果收購計劃順利實施,新五豐的產能將成倍提高,極大的豐富公司產品類型,拓寬客戶范圍及銷售渠道,加強公司對生豬全產業鏈的布局。
布局廣東
打造“粵港澳生豬出口第一股”
事實上,堅持高質“擴產”,優化產業結構,是新五豐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除了整合湖南省內資源,新五豐還把握住了國家大力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時機,對接該區域肉品供應。
2019年年報顯示,新五豐投資1000萬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廣東新五豐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新五豐豐富的供港澳生豬經驗和優勢,在廣東地區進行生產布局,發展生豬養殖及相關配套,拓展廣東市場。
新五豐還成立了肉品業務供應鏈項目組,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市場,開展以豬肉為重點產品的“買全球、賣全球”貿易業務和生產型服務業務。
同時,依據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建設的相關政策,進駐大灣區菜籃子平臺指揮中心,在天源冷庫設立產品展示和交易鋪位,借助大灣區的供應商銷售平臺系統展示、銷售。
2020年5月,新任黨委副書記劉艷書,再次對新五豐公司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的戰略發展規劃、智能化豬場建設、出口業務進行了簡要介紹。他表示,新五豐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來提高防控監管,大力推行標準化養殖,做到可防可控,鞏固港澳市場生豬供應出口質量,為新五豐生豬出口業務新的發展謀篇布局。
新五豐是國內重要的生豬出口企業,粵港澳大灣區則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樞紐,布局廣東,將為新五豐養殖規模的擴張增加顯著助力,還意味著新五豐朝著打造“粵港澳生豬出口第一股”的目標又進了一步。
順應行業潮流
新五豐或享紅利
從行業整體來看,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處于上升期。
價格方面,2019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市場供應明顯減少,近期,雖然豬肉價回落,但仍處于高位。從全年豬肉供需情況看,雖然生豬產能恢復積極向好,但豬肉供應偏緊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未來智庫預計,豬肉價格拐點需要到2021年3-4月才有可能出現,今年豬肉價格維持高位。
消費方面,從長期來看,隨著我國居民人均收入、消費能力提高,國內人口增加,城市化率提升,豬肉消費總量仍將趨勢向上。根據農業農村部的預測數據,2021年、2025年、2029年我國豬肉消費量分別為5617.7萬噸、5853萬噸、6077萬噸。20192029年,年復合增速為2.9%。
新五豐的生豬飼養模式分為自養模式和“公司+適當規模小農場”代養模式兩種,屬于我國生豬規模養殖的常見模式。這兩種模式產業鏈周期覆蓋較長,作為行業龍頭,新五豐專業化水平、資金實力、抗風險能力強,競爭能力也比較強。
不難看出,隨著公司的科學的發展、規模及產能的不斷擴大,以及行業的整體向好,新五豐的公司價值將不斷提高,從而為上市公司的股東帶來更好的回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