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指出,提高西部地區直接融資比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發行上市融資、再融資,通過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融資。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5月18日,西部地區(包括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上市公司達500家,合計募集資金2827.9億元。從行業上來看,西部地區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共57家,占比11.4%。其次是化工和公用事業,分別有49家和41家。從IPO募資金額來看,也是醫藥生物行業募資額最高,合計首發募資309億元。
近年來,西部地區IPO募資金額逐年增長,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至2019年,IPO募資金額分別為150.55億元、160.83億元和336.97億元。今年以來,已有6家西部地區企業登陸A股,合計募資金額36.38億元。
“西部地區資金資源相對較為匱乏,需要政策扶持,尤其是直接融資方面。直接融資主要包括兩個渠道,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資本市場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的融資體系,從四板到新三板再到滬深交易所,可以和西部地區企業的需求,進行較好契合。”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是社會資源配置的核心,通過資本市場引導融資資源流向西部地區,也將帶動人才等資源的流入。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支持西部地區直接融資,進一步滿足實體經濟的多樣化融資需求。不僅可以積極支持已上市公司的規范發展,樹立市場對西部地區上市公司的信心。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地方經濟的引導示范帶動作用。此外,支持西部地區直接融資,可以吸收社會游資投資于西部地區企業生產經營之中,從而彌補了間接融資的不足,有利于資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進而降低籌資的成本提高投資收益。
盤和林表示,在助力西部脫貧攻堅任務中,資本市場可以發揮以下三大作用:一是助推產業扶貧,資本市場可精準對接西部地區產業扶貧項目的需求,積極引導貧困地區利用資本市場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二是發揮資源籌集的作用,西部地區擁有的社會資本和社會資源非常有限,資本市場可以為西部地區發展提供信息指導、資金、技術等支持和相關服務,在這方面資本市場具有其他任何市場不可比擬的作用。三是有效對接政策、減少錯位。在扶貧過程中,存在著扶貧政策和貧困地區、貧困人口需求之間的錯位,資本市場可以通過直接發現問題,及時向政府建言獻策,彌補政策空白,成為政策的倡導者和推動者,這也是資本市場在西部地區脫貧攻堅中必須要扮演的角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