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云化的今天,常常有朋友問我ERP是否應該選擇SaaS,我把這幾年參與企業ERP選型的所見所聞總結一下,來回答這個問題。
企業上ERP項目的時候,是選擇SaaS版還是傳統的本地部署,核心是要從企業目前的發展階段和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來入手。大型企業,集團公司,我看到的多數情況,還是以本地部署為主,或者總公司采用本地部署的方式,分支機構則有一部分選擇了SaaS版。中小企業也都根據各自的需求,可以靈活選用。
先展開談一談中小企業的業務需求:中小企業在快速擴張和全球化的過程中,遇到的共性的問題是流程缺乏有效的協調措施。企業無法打破業務線職能獨善其事的局面,將人力資源、財務、采購、供應鏈等整合一體。與此同時,隨著解決問題的過程變得日益復雜,簡單的解決方案已經無法滿足企業需求。企業只能更加被動地解決內部績效問題或外部客戶支持問題,而無法主動預測和解決潛在問題。
那么中小企業核心的述求是快速建立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和有效的管控能力,從這個維度來說,高效靈活的云ERP系統(ERP SaaS版)可以為中小企業帶來兩大關鍵收益:在短時間內完善業務流程和提高管理水平。完整的價值鏈對于推進企業發展、增加市場份額以及提升短期和長期盈利能力意義重大。如果能在價值鏈中打造端到端的集成業務流程,企業就能夠減少流程重復,節省時間,最終提升效率。
第二點則是企業是否把運營支出作為重點考慮的因素。相較于企業預置型部署模式的大量前期投資,云解決方案的門檻更低,因此,越來越多不同規模的企業將云解決方案視為理想的現代化 ERP 部署途徑。云ERP具有可配置、實施速度快和可擴展的特點。中小型企業發現,他們如今能夠輕松購買和實施 ERP 云系統,支持企業快速擴張和發展。在中小企業流程還未完全規范化,希望逐步實施,迭代完善的宗旨下云ERP在成本的考量下具有特別的優勢。
第三點選擇云ERP考量的是企業是否有足夠的IT支持資源,針對中小企業,內部IT支持資源比較欠缺,那么采用云ERP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云解決方案之所以具有吸引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類解決方案能不斷升級和優化資源。軟件升級能夠自動共享,這樣每個人都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資源,同時,云資源的連接性也確保所有人都使用相同的關鍵數-據源。比如SAP Business ByDesign每季度升級一次,定制開發都可升級,不影響客戶使用。
回到大型集團企業。針對以上三點,大型集團企業沒有以上三點的問題。但是其實大型集團企業或者跨國企業也有需要云ERP的必要因素。
對于跨國企業或者大型集團而言,若要制定綜合全面的企業軟件戰略,支持整個的企業發展,總是需要作出一些妥協??偛坎捎玫能浖图夹g不一定適合子公司及企業內部的其他下屬運營單位。在許多情況下,適用于總部的軟件功能過于強大、成本太高,在子公司反而無法發揮效用。而且,許多子公司擁有自主權,這意味著,比起強制他們使用可能過于寬泛或(且)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讓他們自己選擇可能更加簡單易行。
因此,許多集團企業采用了雙層 ERP 戰略,即在總部部署一家供應商提供的標準企業系統,同時在子公司實施云 ERP 戰略,從而有效地創建雙層 ERP 環境。雖然我們很難精確地計算出實施雙層部署戰略的企業究竟有多少,但 Forrester Research 和 Constellation Research 這兩家分析機構的研究表明,近 50% 的受訪企業擁有支持雙層部署模式的現成計劃或待定計劃?,F在很多跨國公司和大型集團企業都會采用SAP的雙層ERP架構。
具體說到選擇哪個ERP,則是根據企業業務需求,對ERP的定位來確定的??偟膩碚f,SAP,Oracle這些國際廠商,有多年積累,也有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可以考慮。我本人因為在SAP生態里,比較推薦SAP的ERP。幾個方面:
SAP ERP就像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餐廳,食客們可以根據不同口味偏好和預算范圍來選擇。比如SAP有 S/4HANA企業預置型部署,也有S/4HANA CLOUD的SaaS版,還有一直活躍在中小企業市場的ByD(SaaS版)和B1(預置型部署)。
企業可以在全功能的總部系統運行企業預置型 SAP S/4HANA,同時分支機構則選用公有云上的 SAP S/4HANA Cloud,靈活且兼具自適應能力,還可以兼顧代碼和數-據結構一致性。
比如作為中小型企業云ERP軟件的SAP Business ByDesign,自2007年上線的十年間服務了超過107個國家的3800多名客戶,也是諸多中小企業的優選。
數字化轉型正在徹底改變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方式,推動企業革新決策流程,并提升業務成果。為了激發和凝聚創造力的源泉,提升客戶體驗和財務收益,企業自然而然地開啟了 ERP 云軟件的應用之旅。由于該技術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績效目標,很多企業已然將 ERP 云系統作為數字化轉型之旅的核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