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房地產依舊維持“限售、限購、限貸、限價、限商”的調控政策。
2019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53.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6萬人。這不意外,畢竟政策在人為地限制人口。這也是北京常住人口連續下滑的第三年。
面對高房價,許多人望而卻步;面對趨緊的的樓市政策,許多人束手無策;日漸下滑的樓市銷售曲線,似乎也傳達出北京“嚴進寬出”的意味。
北京的大門,似乎對那些依然在北京奮斗的人已經“關上了”?
當真如此嗎?曾經包容的北京如此“不近人情”了?
北京的控制人口政策要考量的因素當然很多,環境問題、資源問題、交通問題、基礎設施承載問題……
但這個政策,也可能會讓很多在北京無房的80后90后人才流失。他們是10年后北京城市發展的主力人群,如何解決這些人面臨的購房壓力以及孩子教育壓力、父母醫療壓力等,北京并不是沒有考慮。
1.68萬平方公里的北京正處在城市升級的關鍵時刻,并努力在包容和繁榮之間尋求一個精確的平衡點,“擴張空間”和“疏散功能”成為重要手段。
伴隨著京津冀城市群一體化的推進,北京把樓市進場的地段選擇也擴充了一個層級。暫時沒有條件定居北京的人,可以先選擇環京城市,再選擇環京內具體區域,這是當下以及未來考慮“留在北京”的一個最佳途徑。而北三縣是近2年時間,樓市新聞中出境頻率最高的城市——在北京工作,沒有足夠預算,不愿回老家或者去其他城市的“他們“,目光投向北三縣。
這里成為無數北漂安家的歸屬棲息地,這里也是許多人夢開始的地方。
北京向東,潮白河畔,這里就是北三縣——三河市(燕郊鎮),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
各大開發商也在為未來承接更多的外溢人口做準備,新推出的產品不僅在功能和用途上做出了很多新花樣,也考慮到了更多年輕人的需求,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選擇的空間,更具自由性。位于大廠潮白河畔的早安北京便是如此,其項目主要為38-81平米靈動小戶型產品,置業門檻低、壓力小、使用靈活,“由用戶自由定義置業”,是他們給消費者做出的承諾。
10年前,因與國貿的近距離,北三縣開始受到關注。
但是自通州雄心勃勃地實施“副中心“戰略后,屬于北三縣的時代才真正開啟。
今年3月17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布《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從此北三縣讓人記住的不僅是房價異軍突起一路高漲,伴隨著年輕人而來的,除了戶口、房子和環境這些硬件,還有和北京同步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早安北京的住戶們,可以享受到潮白河的新鮮空氣,可以漫步櫻花公園、萬畝銀杏林、星河林海,未來這里還可能建成亞洲最大濕地公園“潮白河濕地公園”。根據協同規劃,大廠的綠化水平和空氣質量和北京使用同一個指標,而大廠潮白新城,就是通州副中心邊上的一個天然氧吧,北三縣最宜居區域并非虛談。
能讓北京運用行政力量對資源配置和制度環境直接推動,除了雄安和北三縣之外,再無其它城市有此殊榮。
雄安新區已實行房屋等不動產、規劃、土地、項目、戶籍的凍結,傳達出很明顯的產業承載意味。而北三縣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離天安門和通州新政府僅30余公里的優勢,讓它成為北京居住功能疏散的重要“窗口”。通州和北三縣在建筑、街道、綠地等進而在空間上相互交織滲透,充滿活力的各種功能與活動交疊,而各種居住配套和行政資源也打破了藩籬。
教育方面,人民大學東遷至通州區潞城,大廠成為人民大學的生活區,由人大附中直接辦學的人大附中+人大附小+幼兒園已經簽約,還有其他北京的教育資源比如北京五中分校已經在大廠建成招生,根據相關報道,今后還會有教育資源向北三縣傾斜。
醫療方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漷縣鎮;安貞醫院主體院區,將遷至城市副中心;北京友誼醫院接管通州新華醫院;首都兒研所城市副中心分院意向選址為通州區宋莊鎮;北京急救中心成立通州部;在通州,包含婦幼保健院、新華醫院兩個項目的通州區醫療中心工程,以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整體遷建也在2019年開工建設等,雖然這些都在通州,但是生活在早安北京的居民只要驅車半個小時就可以就近看醫,方便。
建立了以通州副中心為原點的坐標后,北京的城市空間一下子打開了,北三縣也成為了新坐標的一個角。而今這片區域的更新,將為通州副中心帶來新的發展動力,北三縣的蛻變,足以讓人刮目相看。正在逐步兌現的城市繁華,預示著這里的價值爆發已經箭在弦上。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這個“窗口”機會落袋為安,或許再過數年,生活在早安北京,就和生活在北京無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