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品牌成立至今,10年的市場鏖戰(zhàn),做為國內首家掛牌新三板的單品牌連鎖品牌蜜思膚,早已發(fā)展成為中國化妝品單品牌連鎖標桿企業(yè)。在近幾年整個化妝品市場業(yè)績普遍下滑的情況下,蜜思膚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且連續(xù)幾年始終保持30%以上的穩(wěn)定增長,如果要在國內化妝品單品牌連鎖領域里找出一位典型代表,那么,蜜思膚當之無愧。
立足整個化妝品市場,擁有10年化妝品單品牌連鎖品牌運營經驗的蜜思膚,以其多年來持續(xù)穩(wěn)定的健康發(fā)展及產品端高競爭優(yōu)勢的成長之路,或許可以給中國大部分傳統化妝品品牌帶來啟迪。
穩(wěn)定增長背后的驅動引擎——硬實力
整合全求優(yōu)質資源實現品質飛躍
面對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產品品質是品牌的命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品牌硬實力的體現。蜜思膚與國際頂級供應商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在產品研發(fā)過程中,結合了多項國際尖端護膚科技,并臻選全球優(yōu)質護膚原料,在產品全品類、個性化、差異化、精細化上進行開發(fā),每一款產品在上市前進行嚴格測試,力爭每一款產品都成為蜜思膚硬實力的經典之作。
穩(wěn)定增長背后的驅動引擎——軟實力
用江南肌膚美學傳播時尚江南國貨文化
隨著中產階層人群擴張,80-90后成為消費主力,拉動了中高端消費的爆發(fā),新生代需求打開增量市場。并隨著近幾年,國品文化的關注度與日俱增,給國有品牌帶來更好的發(fā)展空間。蜜思膚聚焦25~35歲的顧客,從用戶審美需求角度出發(fā),在包裝設計中,結合現代時尚江南元素,能夠充分滿足年輕群體的護膚需求及審美樂趣。緊跟美妝時尚步伐,為用戶提供好看,有趣、有效的美膚產品。
穩(wěn)定增長背后的驅動引擎——品牌價值觸達
4.0煥新形象的品牌運營哲學
除在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外,終端銷售店鋪人性化的布局、有辨識度的陳列、有規(guī)劃的活動推廣都能有效地提升品牌價值感。因此,品牌價值是讓消費者記住蜜思膚最重要的點之一。2019年,蜜思膚單品牌店推出4.0版終端店鋪形象,結構簡潔流暢,更具時尚品質感的設計與店內呈現的簡美、時尚、精致的情境相得益彰,通過簡約清新、大氣時尚的門店形象,提升了觸達目標客群的效率,這個崛起的品牌,渠道擴張動力十足。
穩(wěn)定增長背后的驅動引擎——新零售營銷布局
新零售營銷布局賦能銷售增長
早在2016年,蜜思膚就已經開始布局新零售,圍繞著“線下門店”“線上智慧門店及蜜粉之家”“數據運營”,蜜思膚三位一體的構建針對用戶的美麗生態(tài)系統來為提供更好的服務。通過數字化管理運營及智慧門店升級,開創(chuàng)了1+1+N(線下門店+線上門店+N種場景)的銷售模式,達到數據賦能助力銷售增長目標。蜜思膚的電商平臺除智慧門店外,在天貓、京東均有線上購物渠道的鋪設。除此之外,圍繞單店產值提升、打造當地第一門店的計劃,從銷售人員能力提升、門店運營扶持、標準化落地執(zhí)行、各種營銷活動提升、會員精細化管理、持續(xù)強化連鎖門店運營能力,并圍繞以“以用戶為核心”的經營理念,進行推廣戰(zhàn)略的規(guī)劃。在線上線下渠道的共同作用下,蜜思膚正在以迅速且穩(wěn)定的姿態(tài)在化妝品單品牌領域中發(fā)展著,用戶對于品牌所賦予的價值感的認可往往可以令用戶更加忠實于品牌,對此,蜜思膚深諳此道。
盡管受突發(fā)疫情影響,短期內國內化妝品消費需求承壓,但是依靠蜜思膚長期對用戶需求的深度了解,不斷提升的品牌價值感與服務,疫情消退后消費者需求有望爆增。
蜜思膚始終在不斷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加快企業(yè)的迭代創(chuàng)新,以滿足當下消費需求。展望未來,無論是拓展銷售渠道,還是優(yōu)化終端門店形象、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感、提升消費者體驗感,提升服務,增加與用戶互動,蜜思膚都表現出強勁的勢頭,展現了一個民族品牌所蘊含的強大張力。
蜜思膚企業(yè)簡介:
蘇州蜜思膚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植江南文化的化妝品單品牌店連鎖企業(yè)。2011年公司成立于中國.蘇州,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成為中國化妝品單品牌連鎖標桿企業(yè),連鎖門店已覆蓋全國多個省市地區(qū),并于2016年完成“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836831)。多年來始終堅持“打造學習、鍛煉、成長、創(chuàng)業(yè)平臺,傳承”江南肌膚美學“文化的企業(yè)使命,與眾多全球領先的國際科研機構達成戰(zhàn)略合作。創(chuàng)造了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美麗哲學,始終堅持以客為先、務實創(chuàng)新、力爭第一的經營理念,做好每一款產品,開好了每一家店,服務好每一位客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tài)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