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是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產生的金融工具,是一種延期支付憑證,所代表的債權債務關系又使其具備融資功能。我國的商業票據主要指有真實貿易背景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商票是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產生的金融工具,實質是一種延期支付憑證,所代表的債權債務關系又使其具備融資功能。
探索商票創新應用發展的意義
1、有利于豐富企業支付手段,降低財務成本,提高資金效益
企業使用商業承兌匯票不僅可以靈活支付貨款的方式,避免運送大量現金的麻煩,避免風險,還可以有效提高資金運用效率,降低資金運用成本,節約資金運輸與運用的費用,避免資金的積壓。同時,商業承兌匯票與銀行承兌匯票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手續便捷,出票不需要在銀行柜臺辦理,也無須交納銀承開票的萬分之五的手續費,節省財務支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有利于緩解企業間貨款拖欠,維護交易秩序,活躍市場經濟
以往,企業之間貨款支付以"白條"方式拖欠較多,容易陷入法律糾紛,影響市場經濟秩序。而商業承兌匯票具有延期支付功能,期限最長可達到一年。同時,根據票據法規定的商業承兌匯票背書企業的連帶擔保責任,使授信實體增加了獲得銀行授信支持的條件,對于貿易雙方緊密合作關系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推動商票發展的措施
1、搭建頂層監管架構建設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人民銀行、財政、經信、商業銀行等部門,以及第三方服務機構共同加強監管體系建設,探索商票市場化、規范化的有效機制和創新舉措。
2、引導和鼓勵企業使用商票
以域內南鋼等核心企業為試點,引導核心企業商票使用意識,充分發揮自身商業信用優勢,逐步將一部分銀行貸款、銀行承兌匯票轉換成商業承兌匯票,培養自身商票信譽體系、逐步緩解對銀行融資的過度依賴。
3、試點商票"白名單"
從域內有規模優勢和行業優勢的行業龍頭企業中,定期評選公布商票推廣企業 "白名單"。建立域內商票評級指標體系,對簽票企業開展信用評級,并將評級結果、交易價格指數等在如同城票據網等的第三方撮合平臺公布。
4、加大商業銀行支持力度
從監管層面,銀保監及其他監管層需將票據貼現完全納入商業銀行普惠扶持的考核范疇,清晰界定商票自開出至消亡全過程中參與主體的權責,鼓勵商業銀行針對白名單企業通過商票保函、保證、保貼等形式,提高商票信用保障程度,從而增強核心企業商票流動性。
5、拓寬非銀機構融資渠道
積極引入商業保理、擔保等非銀金融機構參與到商票融資中;大力推進標準化票據、票據ABS及其他票據資管產品的發行,有效吸引民間資本、個人資金參與其中。
6、建立數據公示平臺
建立供應鏈承兌體系數據資產平臺,在數據資產平臺上,進行票據信息公開、票據產品公示、價格指數引導,建立統一的商票評價體系,加強社會各級對票據行業的監督。
7、通過企業畫像實現快速精準放款
依托平臺上承兌匯票所記載的真實供應鏈信息,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從供應鏈支付的角度實現全渠道、多維度地收集、整理、挖掘和分析企業零散、碎片化的數據,描摹企業的真實面貌,迅速識別企業。從而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眾多中小微企業進行分層、分級管理,提升企業識別、風險管控、產品創新等方面的能力,減弱信息不對稱,以有效地降低小微放貸的風險與成本。
票據市場利率下行,有效降低實體融資成本
票據市場結構分化特征明顯。以商業信譽較好的核心企業(央企、國企、上市企業等)為代表簽發的高信用等級的商票占比提高,商票業務在華東和華中等經發達地區占比更高,商票已成為解決民企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工具。
同城票據網商票在線融資模式對企業需求端及金融機構供給端都將產生積極作用。當企業持有商票融資需求無法滿足時,通過同城票據網可以尋找能夠提供貼現服務的銀行以及更低廉的貼現成本,可以全方位滿足企業客戶商票融資需求,為客戶帶來了安全、高效、緑色、普惠的融資服務。
同城票據網的產品在完善票據市場、豐富票據產品體系、促進融資便利化、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防范實體融資風險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實現在線承兌匯票撮合交易的閉環,有效地緩解了銀行無法觸達供應鏈末端的小微企業的普惠難題,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票據融資難題,持續發揮票據便民惠民作用,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銀企共贏,成為供應鏈承兌支付體系的開創者和領跑者。
同城票據網交易流程圖
通過大力發展以真實商品交易為背景的商業承兌匯票,使資金能較好地與商品購銷活動在時間上進行匹配,促進資金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流通,增強企業活力,從而活躍商品市場交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