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隨著消費群體的改變,年輕化轉型成了家電企業的共識,根據尼爾森《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消費主力已從70/80后過渡到90/00后,其個性消費特點主導市場。
隨著消費群體的改變,年輕化轉型成了家電企業的共識,根據尼爾森《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消費主力已從70/80后過渡到90/00后,其個性消費特點主導市場。另外,天貓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楊光也表示,天貓平臺超過7500萬用戶中過半是85/90后。
中怡康2月家電線上銷量數據也做了佐證。榜單中,海爾、美的分列一二位,年輕品牌Leader登上TOP5。如果說海爾和美的成績部分得益于多年技術積累和品牌效應,那么成立10年的Leader成長如此迅速,或許就歸功于年輕消費者的精確定位。
Leader的快速增長,在2019-2020年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格外值得關注。2019年,市場天花板顯現,預計2020年家電零售規模將進一步下滑1.2%,億級市場正在減少。在這一背景下,消費力旺盛的年輕市場成了各品牌的必爭之地。比如美的推出的“華凌”和“美的青選”、海信的“VIDAA”、長虹的“啟客”、格蘭仕的“UU”等。在營銷上,各大品牌也加大了在社交平臺和電商零售的推廣力度以迎合年輕人群的喜好。從市場業績來看,Leader是第一個沖刺百億品牌。
一個猜測年輕人怎么想,一個了解年輕人怎么想
其實,年輕品牌崛起并非個案。比如在功能手機時代,蘋果的出現改變了市場的游戲規則;在汽油車時代,特斯拉的出現也讓傳統車企業感到了危機。年輕品牌顛覆市場的現象,一方面當然得益于自身技術優勢,另一方面,也有年輕品牌更了解年輕用戶的因素,而這也是目前很多家電企業努力的目標。
現在的家電市場存在兩類企業,一類企業努力猜測年輕人的想法,這類企業覺得年輕人喜歡簡潔的設計和智能功能,于是推出了配色簡潔和可以手機遙控的智能單品;另一類企業本身就是“年輕人”,更了解年輕人的想法,推出的個性化產品也更容易受到關注。
前者方向沒錯,只是對用戶需求理解不深,后者則占了年輕的“便宜”,更了解用戶需求,產品也更容易得到認可。正如榜單TOP5的Leader,是與90/00后一起成長的年輕品牌,將品牌定位于“輕時尚家電開創者”,先后推出了首個互聯網IP“快樂小雞”和MUJI無印良品定制家電,抓住了年輕用戶對個性家電的需求;在技術方面,Leader很早就開始研發健康除菌技術,形成了覆蓋家庭生活的全場景健康解決方案,也讓Leader借2020年健康家電的趨勢快速占領市場;在智能方面,Leader也抓到了年輕用戶渴望智能場景的痛點,成了唯一能提供成套智慧健康家電的年輕品牌。
首個 100 億年輕家電, Leader 速度催生市場變局
是否能理解年輕用戶的需求,不僅成了家電企業的必修課,也成了一些品牌的制勝手段。靠這項能力,Leader在2018-2019年已經連續兩年實現營收超100億元,僅用10年就成為首個破百億規模的年輕家電品牌。
10年100億規模是什么概念?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些百億品牌。成立于1994年的海底撈,在2017年宣布營收達到106.37元,成為首個年營收破百億餐企,耗時23年;成立于1990年的李寧品牌,在2019財年公布其年營收突破100億元,耗時30年;成立于2007年的郎酒品牌,在《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中名列第三,年營收達到100億元,耗時11年。可以看到,無論在哪個行業,10年百億規模都是很可觀的。
在家電行業,實現這種速度的Leader也在改變原有的品牌格局。根據了解,在一線品牌林立的家電單品市場中,Leader已經在洗衣機行業排名TOP4,在冰箱和熱水器市場均排名TOP6,在空調市場排名TOP9,與一線品牌份額不相上下。但除了排名,更值得市場注意的是,Leader目前還未全面布局線下連鎖賣場,一旦深入連鎖渠道,其增速后勁不可忽視。另外,Leader也給其他年輕品牌提供了成功經驗,讓更多品牌進入市場,或進一步改變市場格局。
年輕人是未來的消費主力,但怎樣讀懂和滿足年輕人的需求,各個家電企業走向了不同道路,而市場也將給出答案。而一季度中備受關注的Leader,是否可以繼續沖擊TOP4、甚至TOP3,還有待時間的驗證,但就目前看來,在Leader進一步下探渠道后,市場份額有望再次提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