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漢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當前形式尚未明朗,為了加強疫情防控,做好隔離和排查,不少企業都選擇了延遲復工。疫情短期內會對中國經濟帶來很大沖擊。企業在復工以后,初期也會面臨客戶違約、人員短缺、招聘困難、人工成本負擔中等不確定因素。這些宏觀經濟因素,對于日益依賴充足勞動力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更是提出了新的挑戰。
新冠“黑天鵝”將會改變用戶行為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對有數字觸點的企業,非接觸性、非聚集性的行業以及個體崛起更有利,尤其是在如何加速數據和管理的融合方面。隨著疫情防控的不斷深入,遠程辦公將逐漸興起,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有望加速推進。在一體化的云端辦公平臺基礎上,整合社會數據和資源、完善配套云端辦公制度等措施,將助力企業尤其是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展業務,保持業務正常運行。
針對此次疫情,歐孚科技特此更真實地預測不同區域,省份,不同規模的企業用人需求等做了調研,采用線上問券調查方式,歷時14天,在全國范圍進行了疫情時期招聘指數調研。
一、樣本介紹
此次調研的對象均為HR管理人員。
參與調研者多為HR或人才服務領域專職人員。調研涵蓋20個省份、直轄市和自治區、13個行業、5類性質企業。不同崗位,不同職級進行數據分析。
二、主要結論:
1. 疫情時期,各區域招聘需求開始減少: 華東地區最為活躍62.5%的企業活躍,東北地區企業普遍參與度較低11.36%。相比之下,華東,華南相對穩定。
非常時期國內的經濟,產業升級及進出口經濟均收到局部影響,但在政府的幫助下,也在為企業盡可能的提供便利和優惠政策。
2. 各行業招聘需求普遍下降,房地產及金融較嚴重: 各行業招聘需求普遍疫情對于企業整體行業招聘現狀及趨勢的影響和疫情對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挑戰,人才公司,快銷品,逆勢上揚趨勢較明顯,物流快遞行業不減反增;另有三成企業表示會暫緩推進。
3. 不同性質的企業,合資公司最不看好員工共享模式: 最看好員工共享模式的是民營企業,合資企業占比最低。
4. 疫情下,裁員企業并非扎推: 數據顯示大部分的企業在非常時期還是保守冷靜處理,想辦法解決當下問題,而不是采用裁員的方式,緩解企業非常時期。創新努力打破局面比裁員節流,更值得期待。
5. 全國不同地區,企業面試多樣化: HR更有意愿接受線上無接觸面試方式。一些企業為了疫情后企業業務及時跟上,同時人才獲取主要是招聘階段,服務鏈條較短,周期較長,非常時期企業招聘方式眾多。
6. 逆難而上,大型企業抗風險能力強,中小企業抓住時機: 1000-2000人企業保持大幅度增加50%以上招聘需求,而100人以下創業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相對于中小企業的在非常時期,應對商機招聘需求大增,成功塑造了品牌。
7. 總體預測: 大型企業招聘仍保持,還會增加;中小型企業抓住商機,擴大增加的員工總數。微小企業由于疫情的原因供需失衡,部分有裁員。
三、歐孚科技招聘指數概覽
1. 疫情時期,各區域招聘需求開始減少
這次的疫情會讓大家與2003年非典產生對比,但當下的經濟環境,相較2003年存在本質的不同。2020年宏觀經濟環境,經濟體量已成為全球第二,GDP平穩增長;2020年消費/服務業已成為經濟的最重要增長引擎;2020年企業經營機構,民營中小型企業的數量和整體體量有大幅增長;2020年國民消費理念,通過數字化社交媒體傳播量較大,國民安全防護意識提高。
2. 各行業招聘需求普遍下降,房地產及金融較嚴重
疫情之下催化了一些行業快速衰落,同時相應的行業抓住商機擴大招聘規模。主要針對招聘階段,滿足企招聘需求,酒店餐飲/房地產行業由于此次疫情損失較重,招聘需求占比分別為15.38%/33.08%,物流快遞行業持續平穩,目前還有增長趨勢。由于疫情業務快速增長,在線平臺的訂單量暴增,在線購買需求暴增快遞人員的需求翻倍,需要大批量藍領支撐。
3. 不同性質的企業,合資公司最不看好員工共享模式
大多數企業,在資源匹配上還是愿意嘗試新形勢下變革對于員工共享模式持觀望態度,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特殊崗位將會大量采用,合資公司目前調查顯示對于員工共享模式并不樂觀,在大環境的推動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增加,未來對于企業布局和相關業務轉型帶來加速的發展。
根據企業對于員工需求的調查顯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其他不會使用占比分別為8.62%/11.59%/17.14%/15%/14.71%,針對特殊崗位將會大量采用占比分別為56.9%/50.72%/37.14%/35%/47.05%,國企有意向使用員工共享占比最高,根據又有企業調研報告深度解讀,國企混改后,面臨新規則與新實踐;國企非常關注共享中心人才培養問題,并啟動協同解決。一方面數據人才的培養、推動業務與數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嘗試共享交流,降本增效。員工共享是當前解決勞動用工問題的一種較好的辦法,從短期來說是一種員工過渡,或者借用,但是從長期來看,是一種共享機制的作用。隨著人員的增加,靈活用工的發展,智能化在線協同管理工具將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 疫情下,裁員企業并非扎推
面對此次疫情發展,從表看上看,企業裁員與降薪是自救之舉,貌似“只有企業斷腕,努力活著,才能保證剩下的員工不失業,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5. 全國不同地區,企業面試多樣化
疫情雖然對企業原有招聘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影響,但絕大多數企業選擇積極應對。
HR更有意愿接受線上無接觸面試方式,45%受訪企業利用線上面試及數字化管理工具,將原有線下流程場景轉移到線上;31%的企業選先篩選候選人,等疫情結束后再當面面試。
部分企業未雨綢繆;同時利用此段時間盤點招聘模式和渠道資源,為疫情結束后激增做好準備;疫情期間,眾多公司發起了形式多樣的公益行動,進一步加強了雇主品牌建設。
6. 逆難而上,大型企業抗風險能力強,中小企業抓住時機
企業規模與招聘需求目前根據企業的規模,數據顯示并沒有存在招聘需求減少,相反物流行業,快銷品等行業有增長趨勢。1000-2000人/100-300人/100人以下/2000人以上/300-1000人招聘大幅度增50%以上占比分別為83.33%/15.79%/3.57%/11.11%/5.88%,大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不單單是資金充足,在平時企業管理上有相對健全的管理體系,擁有分工明確的管理梯隊并響應速度快,及時活動流程管理模式。
而創業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在企業的管理體系上相對于中小企業的在非常時期,應對商機,及時貼合市場需求,進行企業改革,反之招聘需求大增,成功提升品牌知名度,滿足客戶需求,提升雇主品牌。
7. 總體預測
整體招聘趨勢 -區域招聘行業保持穩定,原本旺季集中春節之后的3月,疫情之下,時間有延期但是不明顯,眾多企業HR采用在線協同辦公方式助力面試順利進行。華東地區最為活躍62.5%的企業活躍,相比之下,華東,華南相對穩定。
重塑企業用工維度- 面對更加多樣化的勞動力,企業需要以更快的速度適應,同時在用工方式多樣化,以差異化的方式培養領導者。尤其是在如何加速數據和管理的融合方面。
數字技術使用整合-2 020年疫情之下,日益復雜且嚴峻的經濟、社會正在對企業的戰略發展提出挑戰。45% 的企業認為,面臨非常時期企業選擇數字化管理工具、 認知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加速發展,他們必須重塑自己的學習能 力。31%的企業認為,需要重新構思員工體驗以提高生產效率。隨著疫情防控的不斷深入,遠程辦公將逐漸興起,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有望加速推進。在一體化的云端辦公平臺基礎上,整合社會數據和資源、完善配套云端辦公制度等措施,將助力企業尤其是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展業務,保持業務正常運行。
人才紅利是我國經濟長久繁榮的原動力之一,在工業時代配合了第二產業的崛起和經濟的高速增長,未來將在新時代滿足第三產業崛起的需求,為經濟持續高質量增長貢獻力量。受益于此,人力資源行業將發揮其“紐帶”作用,加速人崗精準高效匹配,從而實現市場擴容。
對于所有行業來說,想不到的是疫情,也帶來了新機遇,對于某些行業(如物流快遞)和領域,經歷這次疫情會加速其整體發展,企業的變革也會帶來新的生機。疫情是短期的,也是給行業一次變革的機會;挺過疫情的企業,將會拿下更大市場的份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