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期,為了有效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各地區各部門相繼出臺了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包括推出消費券的重大舉措。目前,南京、濟南、寧波都是根據自身的情況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消費券。
上海財經大學量化金融中心主任曹嘯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券有利于提振消費者的信心、拉動經濟,因此對提高消費具有很強的緊迫性和現實意義。受到疫情影響,短期有效需求收縮,且相關產業及供應鏈的沖擊已經形成,疫情過后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可以增加民眾的購買力與消費欲望,進一步帶動生產與投資等活動的成長,加速經濟的復蘇。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昨日對記者表示,消費券的本質是通過刺激消費,推動經濟復蘇的短期需求管理措施。在經濟波動過程中,如果消費受到的沖擊大于供給受到的沖擊,通過發放消費券刺激需求的政策效果通常較好。當前消費沖擊明顯大于供給沖擊,具備發放消費券的基本條件。伴隨著國內疫情進入穩定控制階段,有序加快復工復產的迫切性正在上升。除了在政策面上加強對企業的各類扶持措施,取消不必要的審批管控環節外,來自市場的有效需求、特別是訂單的增加,是當前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最強動力。這樣來看,發放消費券也是目前加快復工復產進程,穩定企業經營和就業崗位的有效措施。
具體來看,3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開展惠民消費活動,面向景區、旅行社、影院、演藝場所、書店等推出2000萬元消費券,拉動文旅消費。
3月13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消息顯示,南京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消費券發放堅持合法合規、公平合理的原則,總額度3.18億元,主要包括餐飲消費券、體育消費券、圖書消費券、鄉村旅游消費券、信息消費券、困難群眾消費券、工會會員消費券等7大類。為體現差異化,消費券面值根據不同類型按每份100元或50元設定,其中,困難群眾、工會會員、鄉村旅游等3類消費券按照系統內有關要求發放,餐飲、體育、圖書、信息等4類消費券采用多批次網上搖號方式面向全體市民公開發放。消費券采取電子券形式發放,盡量方便操作、降低成本,做到發放、領取、消費和兌現全程可追溯。
3月15日零點起,南京市5000萬元電子消費券在“我的南京”APP上“開搶”,截至當日18時,成功預約人數已突破100萬人,目前人數還在持續增加中。
3月13日,寧波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相關新聞發布會指出,寧波市將主動為文化旅游發消費“紅包”,推出總額1億元的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券。
除以上城市外,多地政府都有所行動。北京市300余家企業聯手促消費,將向市民發放1.5億元消費券,河北、四川等地政府也發文鼓勵發放消費券、消費補貼。
王青表示,各地在制定消費券政策過程中,可能需要考慮以下方面:第一是財政承受能力和政策優先次序。第二是消費券本身除了刺激消費外,通常還具有一定的社會救濟性質。這意味著各地在制定政策過程中,需要判斷是實施普遍、等額發放,還是主要針對一定收入水平以下的人群。第三是需在券種設計上找準消費痛點,政策手段也可以更加靈活。對一些需要較長時間內重點支持的消費支出,還可以采取稅費減免、提供補貼等方式。最后還要注意通脹壓力。如果通過消費券刺激后,消費增速逐步趕上、甚至高于工業生產等供給增速,就要在全國范圍內及時考慮政策的退出問題。
曹嘯表示,設計多樣化的消費券。一方面可以通過設定用途,對特定行業形成拉動,實現消費回補。另一方面可以控制使用范圍,對特定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保障。有針對性的發放消費券,要基于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落實,以防止財政壓力增加。注重發放消費券的效率,規避消費券發放步驟繁瑣,導致消費券促進消費功能打折扣。控制發放消費券的實施成本和維穩成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