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晚,陳薇院士團隊研制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在試驗開展的同一天,“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開啟臨床試驗”的消息被《紐約時報》公開。在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領域,中美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兩支團隊誰會領先?17日,多位專家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疫苗研發都需要相對長的周期,技術難度對各國都很高,而在“集中優勢力量辦大事”方面中國則有更明顯的優勢。
專家:不要想著馬上就能用上疫苗
根據央視新聞報道,陳薇院士團隊聯合地方優勢企業,在埃博拉疫苗成功研發的經驗基礎上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藥學、藥效學、藥理毒理等研究,快速完成新冠疫苗設計、重組毒種構建和GMP條件下生產制備,以及第三方疫苗安全性、有效性評價和質量復核。16日晚,陳薇院士團隊研制的新冠疫苗通過了臨床研究注冊審評,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什么是“重組新冠疫苗”?一位要求匿名的免疫學專家17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所謂“重組新冠疫苗”實際上是把新冠病毒基因插到別的微生物里邊,“比如插到腺病毒里,得到一個新的腺病毒,但是它里邊帶有新冠病毒的基因,所以它可以表達新冠病毒的抗原。之所以不直接用新冠病毒做載體來研發疫苗,是因為新冠病毒毒性大,容易引起感染,所以用一個其他的對人類沒有威脅的病毒作為載體,等于‘模擬’新冠病毒,但不會引起新冠病毒感染?!痹撁庖邔<冶硎?,美國啟動研發的是RNA疫苗,它的載體只是一段RNA序列,不像重組疫苗一樣有蛋白質等“包裝”,相比之下,重組疫苗是相對成熟的技術,RNA疫苗研制則是比較新的方式。
不過,無論采用哪種技術,疫苗研發都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表示,同藥物研發一樣,疫苗研發也同樣要經過人體三期臨床實驗,但是藥物的效果的指標和疫苗的效果指標是不一樣的,“而且時間也都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快,疫苗三期臨床試驗下來至少要12到18個月的時間,所以,大家還不要想著是不是馬上就可以有疫苗用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失敗的可能?!鄙鲜瞿涿麑<艺f,一種疫苗通常來講從剛開始開始研制到成功,一般要10年左右的時間,“因為它是預防性的,所以要求更安全,但是當下的疫情形勢,即使走快速流程,個人感覺也得至少一年多?!?/p>
“我們小時候都打過麻疹、百白破疫苗,我們當然希望這次疫苗也能在我們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但是每種病毒的特點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打流感疫苗要年年打,而麻疹疫苗就只需要打一針一樣。雖然我們現在對新冠病毒的特性有了一些認識,但畢竟對它的認識才剛剛開始?!睏罟ㄕf,所以新冠疫苗即使研制出來,能免疫多久也很難說。
上文提到的匿名免疫專家也對記者說,新冠疫苗研發是一項難度非常高的工作,“對于冠狀病毒來說,目前沒有一種疫苗是商品化的,也就是說任何一種人類感染的冠狀病毒目前都沒有成功的疫苗,現在世界各國雖然啟動了,但是啟動只是第一步,離成功還有很遠的距離?!?/p>
安全第一:法規和技術要求與WHO等國際標準一致
該專家表示,疫苗研發需要相對長的時間,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要保證疫苗的安全性。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按照國際的規范,國內的法規,疫苗已經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楊功煥認為,美國在疫苗研發領域大部分活躍的都是私營企業,中國的私營企業在疫苗研究領域可能沒有如此強勁的研究機構,但相比而言,軍科院系統在這方面的研究力量很強大,在疫苗研制領域可能走在了前面,“我相信很多其他機構,包括國家疾控中心、中科院系統、醫科院系統,還有很多領域內團隊也在進行相關研究?!?/p>
17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我國正按照5種技術路線開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緊急研制。王軍志說,國內外對于疫苗的上市應用具有嚴格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要求。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必須完成藥學方面研究、有效性研究和安全性研究?!皣覍τ谝呙缪邪l的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技術法規可以遵循,這些法規、技術要求和WHO等國際上的標準是一致的。”
中國體制優勢:集中優勢力量辦大事
在安全的前提下,一些人還關心“誰先研發出疫苗”,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楊占秋教授表示,疫苗的研制各家機構在技術上起跑線是一樣的,沒有誰具有獨家核心技術。在這方面,中國并不比美國落后,推進疫苗的研發主要是考驗的各家科研單位以及生物公司對疫情的敏感性和疫苗研制的執行速度。而上文提到的匿名專家則認為,美國方面用相對較新的技術,一般情況下,可能要花更長的時間,“因為它的疫苗品種上是全新的,跟市場上我們普遍接種的疫苗都不一樣,需要有專家和公眾接受的過程。技術越新,可能存在的障礙也會更多?!?/p>
“美國在‘集中力量辦大事’方面肯定是不如中國的,因為它是純市場性操作?!痹撃涿麑<腋嬖V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我們國家在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方面,至少我知道的就有17個品種,22個公司在做,但可能在資源上存在不足,會導致進程相對慢一點。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軍方搞研發會有一定優勢,至少在樣本上、還有實驗條件上是不受限制的,比如疫苗研發如果沒有P3實驗室是不行的,但是軍隊有這個條件,此前有消息陳薇院士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病毒所P4實驗室進行研究,這是很有利的,也是決定性的,接下來就看技術攻關的進程了。”
“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可以集中全國力量攻關,這是國外所沒有的。”楊占秋說。而在美國方面宣布疫苗研發進程后,中方隨即也發布相關信息,是否足夠可信?楊功煥表示,對于這樣的質疑大可不理,不必辯駁,“我們的科研團隊心里有自信,自然是不會這么做的。去駁斥這樣的質疑反而顯得沒意思了?!?/p>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