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這個冬天北京下的第二場雪了。
雖然不能去香山公園看那漫山的銀裝素裹,但是在園區內隨意走走,景觀道上都覆上了皚皚的一片,采摘園內的樹枝椏上掛滿了晶瑩剔透,也是美得不可方物。
住在北京星堡香山的李叔叔陪老伴拍了幾組雪景照,突然在路邊發現了一塊頗有“眼緣”的鵝卵石。李叔叔老伴小心地把石子揣進口袋,回到家中,用彩色顏料簡單涂鴉,一個栩栩如生的“小彌勒”便誕生了。
“這也算是向武漢同胞,傳遞一份美好的祈盼吧。”
雖然處于疫情期,但星堡養老社區內的老人們,生活一切如常,李叔叔說,“正是這次疫情,再一次讓我認識到,當初搬來這里的決定是多么正確:疫情很嚴重,社區都封閉了,一個老人如果獨居家中,生活可能就沒有那么安心了。”
不僅僅是在北京星堡,在上海星堡、天津溫莎長者公寓、寧波星健蘭亭……復星康養旗下的每一個養老項目中,預防舉措有條不紊,生活秩序安然祥和。老人們沒有恐慌,沒有擔心,老人們有的更多是一份對日常生活的安心、一股情系武漢的愛心。
壹 “女兒別擔心,我們有來自23個國家的口罩呢”
“喂喂喂,媽!國內疫情那么嚴重,要不要我想辦法從美國給你們寄口罩回去啊?”復旦大學退休教授謝老師、顧老師夫婦在美國的女兒焦急地打來電話。
“不用麻煩啦,我們這邊已經備足口罩啦!”
“你們自己買的?現在網上有些口罩質量要小心啊,還是我給你們寄吧!”
“哈哈放心,是好心的‘神秘人’送的,說不定我們手里的口罩就是從美國調集的呢。”
事實上,早在1月20日,謝老師與顧老師就收到了星堡工作人員上門派送的口罩、殺菌洗手液等防疫必需品。“叔叔阿姨,戴好口罩后,要記得從鼻梁處捏緊,然后臉頰兩側也要壓平。”工作人員不忘仔細叮囑,臨走前,還把正確的洗手步驟向他們完完整整地演示了一遍。
對于星堡工作人員及時送來的關心,謝老師與顧老師贊不絕口:“我們之前在央視新聞聯播上看到了復星從全球23個國家調集物資馳援武漢的行動,就覺得吧,在我們這個養老社區背后的,是一個強大的集團,所以對于疫情期間的安全和健康,我們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貳 “一墻之隔,這里的早餐有20多種”
住在上海星堡的李爺爺之前很擔心,怕疫情來了,自己的生活飲食作息會被打亂。
“聽說市場物資供應有些緊張,每天還能吃得好嗎?早餐的種類是不是會縮減?”
因為不放心,他清晨6點就去餐廳“看看情況”,沒想到餐廳如往常一樣,馬拉糕、小籠包、蒸排骨、二米粥、油條、豆漿……20多種熱氣騰騰的早餐早已準備就緒。
吃完早飯,李爺爺開玩笑地問餐廳值班經理,“中餐還能吃上煎牛排嗎?”餐廳經理告訴他,“您就放心吧,我們有充足的食材儲備,而且每天都會有集團統一向長期合作的供應商集體采購,全都是新鮮的食材,保證您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
與住在星堡的李爺爺不同,他的老戰友老葛就沒那么“幸運”了。老葛的兒子兒媳由于去湖北過年,短時間內回不了上海,老葛和老伴只能孤單地“被隔離”在家。社區封閉后,買菜就成了大問題,一方面擔心菜場的衛生安全,另一方面家中儲備的口罩數量也不夠,兒子想要遠程教會父母用手機APP下單訂菜,但三來兩去老人又學不會,這讓老葛頗為煩心。
而更讓老葛“惱火”且艷羨的是,在老戰友的微信群里,有一個“老李”,時不時地曬著各種美食的照片,不僅有純正上海菜,甚至還有西餐牛排!老葛無奈回了一串“發怒”的表情,關閉了群聊。
但同時,一個念頭在老葛腦中閃過: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一下,搬去和“老李”做鄰居呢?
叁 “緊急時刻,是他們迎難而上”
近日,星堡院長接到了一通焦急的電話:“星堡院長嗎,我年前把我爸接回家過年了,但日常用藥現在吃完了,特殊時期也不敢帶老人去醫院配藥,請問現在可以送我爸爸回園區嗎?”
然而根據封閉式管理規定,離開園區的老人暫時不能返園。但是,老人不能停藥這么久,院長轉念一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老人平常用藥最好有一個詳細的清單,二是找到安全健康的渠道,這個剛好可以和星堡的內部醫療機構快速對接,給老人配好藥送過去。于是院長二話不說,連夜趕回辦公室,從園區的健康檔案中調出老人的日常用藥名稱,配齊了藥品,并委托物流連夜發出。
第二天一早,老人足不出戶就收到了藥品,面對老人子女的感謝,星堡院長回應:“無論是在園區內還是園區外,長者的健康和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
2月22日,上海星堡的醫護團隊發現了一位發熱的老人,在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為老人進行緊急保護措施后,準備將其送往指定醫院進一步檢查。但問題來了,老人需要陪同,封閉式管理下,子女無法前來,而發熱門診人員聚集多、感染風險大,誰去?
當天在園區值班的小李得知消息后堅定地請纓:我去!他二話不說換上防護衣物,陪同老人乘坐星堡專車前往醫院檢查,并證實了老人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熱。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老人和子女卻對小李感激異常,“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陪護,這是你們工作人員不計個人得失,盡心守護長者的‘逆行’風范!”
肆 “先別給我打電話,我現在很忙!”
因為無法去星堡探望母親,鄭阿姨的女兒打開視頻通話想要跟母親聊聊最近的情況。卻萬萬沒想到,視頻那頭的母親說:“我現在沒時間和你說,正在上網課,學怎么拍抖音呢,晚上還要交作業,先不聊了啊!”
這倒是讓鄭阿姨的女兒哭笑不得,要知道沒有住進星堡之前,鄭阿姨幾乎是不分時段地給女兒打電話,閑雜瑣事,家長里短,總要問個沒完。有時候女兒工作忙了有一兩天沒去看望母親或是打電話,甚至還要鬧脾氣。
自從住進星堡后,鄭阿姨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參加興趣社團活動,上老年大學,一起組織外出踏青旅游……生活方式的改變,也讓鄭阿姨變得更加開朗、樂觀,心態昂揚。
在疫情期間,鄭阿姨在社區里的生活一點都不枯燥,有主題的微信群聊和線上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的網絡課程、線上的“愛心拍賣”直播、園區內的拍手操等簡單的運動項目……當鄭阿姨把自己的日常活動分享給女兒的時候,她卻發現一個月來,女兒每天只能在家里刷手機追劇,這回輪到鄭阿姨哭笑不得了:“你一個年輕人,咋生活還不及我們老年人豐富呢?”
伍 沒想到是曾經的一個決定,讓疫情中的他們,收獲了安心
從北京星堡,到上海星堡,天津溫莎長者公寓,寧波星健蘭亭……很多老人或許沒有想過,是當初的一個決定,讓他們能夠離這場疫情,更遠一些;受的影響,更小一些;收獲的安心,更多一些。
一個專業而成熟的康養體系,不僅是每一位老人健康守衛者、安全保障者、生活關懷者、需求解決者和心理疏導者,更重要的是,在這場疫情中,復星康養旗下的每一個項目都宛如一個“大家庭”,老人們和復星康養的工作人員,以“家人”的團結之力,共克時艱。
值得欣慰的是,在復星康養的堅實維護、可靠照護、貼心守護下,截至目前,所有養老項目保持“0感染”。
雖然這場抗疫戰還在繼續,但復星康養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在矢志不渝地努力,并祈愿這一年,早日走向平安和順,花好月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