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通社獲知,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特殊時期,每個人的心都被抗擊疫情的消息牽動著。疫情期間如果出現發熱癥狀,該如何就診才能避免交叉感染風險的同時還能安全就診呢?北京和睦家醫院全科醫療中心全科負責人高艷麗為市民進行詳解。
1. 人為什么會發熱?
發熱是一種臨床癥狀,不特指某種疾病。
發熱是一種臨床癥狀,不特指某種疾病。正常人在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經常保持動態平衡。當機體在致熱原作用下或體溫中樞的功能障礙時,使產熱過程增加,而散熱不能相應地隨之增加或散熱減少,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導致發熱。
2. 發熱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發熱主要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感染性發熱是指由于各種病原體感染人體后引起的發熱,包括各種細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螺旋體及寄生蟲等。非感染性發熱的原因很多,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惡性腫瘤等。
3. 伴隨呼吸道癥狀的發熱有哪些常見原因?
高艷麗提醒,發熱、咳嗽不一定都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市民出現發熱時不必驚慌。
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發熱見于各種細菌、病毒和肺炎支原體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冬季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等,以普通感冒和流感最為常見。急性扁桃體炎全年都可以發作,突出的臨床癥狀是咽痛和發熱,主要致病菌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目前大家最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是以發熱和咳嗽為主要表現,部分重癥患者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甚至發展成危重癥,需要收入ICU積極救治。絕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的轉歸是非常好的。
高艷麗提醒,發熱、咳嗽不一定都是新冠肺炎引起的,畢竟在湖北以外的多數城市,特別是北方城市,比如北京,普通感冒和流感引起的發熱和咳嗽更為常見。因此,希望大家出現發熱時不必驚慌。
4. 不伴有呼吸道癥狀的發熱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沒有任何呼吸道癥狀的發熱,即沒有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鼻塞或嗓子疼等癥狀,很可能不是呼吸道疾病。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的伴隨癥狀,比如腹痛、腹瀉、尿頻、尿急、尿痛和腰痛等。上述癥狀可能由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和急性腎盂腎炎引起,常常合并發熱。
5. 北京和睦家醫院看發熱患者嗎?
北京和睦家醫院成人發熱門診和兒童發熱門診相對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可以。北京和睦家醫院有發熱門診,而且,成人和兒童發熱門診是分開的,兩個發熱門診都相對獨立,和非發熱患者走不用的通道,避免交叉感染。
6. 不發熱患者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如何就診?
北京和睦家醫院的各個專科包括全科、內科、外科、骨科、婦產科和兒科、眼科等所有科室都正常開診,除急診和發熱門診外,都需先經過電話預約,才可以到醫院正常就診。
北京和睦家醫院門樓、2號樓和3號樓入口處都設有預檢分診臺,體溫正常的患者才可以進入大樓正常就診。發熱患者會被導診到發熱門診看診,如果不是急癥,也可選擇回家隔離觀察,待退燒后再來看診。
7. 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如何預約就診?
按照北京市衛健委要求,二級以上醫院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除急診、發熱門診外,取消現場掛號,實行網絡、電話預約掛號。患者可以隨時撥打24小時電話預約熱線進行門診預約。
8. 北京和睦家醫院可以確診新冠肺炎嗎?確診后可以住院治療嗎?
和睦家發熱門診的醫生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后,對疑似病例提請內部專家組會診,高度疑似者會及時上報到朝陽區疾控中心,并把呼吸道和血液標本送至疾控中心檢測,等待確認。
北京和睦家醫院不是北京市或朝陽區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因此,醫院不能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9. 排除是新冠肺炎的發熱患者可以在北京和睦家醫院住院或手術治療嗎?
可以。只要除外新冠肺炎,其它原因引起的發熱比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腎盂腎炎等可以收住院治療,有手術指征者可以做手術。
10. 不敢上醫院,怕交叉感染,北京和睦家醫院在特殊時期有哪些舉措保障患者健康?
北京和睦家醫院絕大部分科室都開通了免費咨詢熱線,歡迎大家前往公眾號查詢詳情。市民可以通過咨詢熱線,跟醫生探討任何他所關心的健康問題。對于慢性病患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等,如果病情穩定,醫生可以繼續開具患者一直服用的處方藥,不需要市民前來就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