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型儲能產業迅速發展。鋰離子電池儲能、液流電池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新能源+儲能”模式已成為解決能源難題的有效途徑,為構建新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堅實支撐。然而,儲能行業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也不斷面臨安全問題:電池熱失控、氣體泄漏、火災爆炸,這片萬億新藍海,又該如何乘風破浪?
儲能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需要時再釋放的過程,如電能、機械能、化學能、熱能,是保障能源穩定供應、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技術,對電力系統的削峰填谷、頻率調節、緊急備用等起重要作用,因此也被稱為世界的“超級充電寶”。目前,儲能技術已經深入應用于5G基站、數據中心、微電網、城軌道路交通、商業綜合體等領域。
隨著產業規模快速擴張,儲能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就應用最為廣泛的電化學儲能方式來說,一旦發生熱失控,電池內部短路、過充過放、機械損傷等因素可能導致溫度急劇上升,并迅速蔓延至整個儲能系統,可能釋放氫氣、一氧化碳(CO)、甲烷、氟化氫(HF)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嚴重時引發火災爆炸及人員中毒事故。
對此,相關政府部門不斷出臺更完善的標準與規范。其中,《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規程》(GB/T 42288-2022)已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并指出電化學儲能電站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給水系統、供暖排風與空調系統、自動滅火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電池室/艙內應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溫感探測器、煙感探測器,電池室/艙外應配置氣體濃度顯示和提示報警裝置。
當前,國內外安全監測領域頭部企業紛紛針對儲能安全設計推出相關解決方案。其中,漢威科技集團從傳感器出發,研發了“感知——應用——云平臺”的整體安全監測解決方案。該方案利用氣體探測器、報警控制器、數據云平臺等一體化產品,實時監控儲能場所的各種危化品氣體濃度,并自動采集相關點位的安全狀態,在鋰電池熱失控前或之后及時準確地監測氣體變化并發出預警,使管理者有充分的時間采取相應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
早期氣體探測階段可以采用漢威點式探測器及便攜探測器,支持多類型氣體傳感器,可定制,輸出接口多,輸出信號多,耐壓防爆,使用壽命長,應用儲能系統空間點位檢測、電池柜(簇級檢測)、電池包(PACK級檢測)等多個場景;初期燃燒階段采用感煙火災探測器、感溫火災探測器,防水汽算法,可以應用于惡劣工作環境,安裝便捷,性能穩定。燃燒起火階段采用火焰探測報警系統,由火災探測器、區域報警控制器和集中報警控制器,以及聯動模塊等組成。探測器對火災進行有效探測,控制器進行火災信息處理和報警控制,驅動模塊聯動消防裝置進行滅火動作。
此外,漢威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臺可以進行綜合風險監控。以物聯感知為基,匯聚儲能系統全要素信息;憑動態監測為翼,實現儲能場所全天候遠程監管;借超前預警之力,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效能;依智慧應急之策,保障熱失控風險快速響應;立數據模型之本,形成儲能系統安全評估體系,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全過程、全要素、全產業鏈的連接和監管,加速安全生產從靜態分析向動態感知、事后應急向事前預防、單點防控向全局聯防轉變。
儲能行業作為能源轉型的關鍵支柱,其快速發展必須建立在安全的基石之上。唯有將安全理念貫穿于系統集成和運維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才能為行業注入持久的生命力。從本質安全技術的突破到智能預警體系的完善,從標準規范的健全到從業人員安全素養的提升,每一環節的扎實耕耘都將轉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未來,只有在安全與創新的雙輪驅動下,儲能產業才能真正釋放其推動綠色能源變革的巨大潛能,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筑牢不可撼動的防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