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2020,誰不感嘆一句“魔幻之年”?
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達874萬,再創歷年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全國兩會在特殊背景下拉開了大幕,“就業”自然也成為聚焦問題之一。
新形勢, “ 結構性矛盾 ” 就業困難
招聘,“穩就業”的基石,為此,國資委黨委統一組織部署中央企業和有關單位開展“抗疫穩崗擴就業 國資央企在行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
作為此次活動承辦單位之一,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簡稱中智)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以“中智招聘”平臺數據為基礎,對2020年春招季央企與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央企與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
而根據實際情況分析今年就業新形勢,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中智北京)總經理李云峰表示,疫情當下,有不少企業暫停招聘計劃,“歐洲、美國很多大學在華設代表機構,每年這會兒的工作都是很繁重的,因為從5月份就要準備8月份的開學了,但現在基本是停擺狀態。”
李云峰是深諳中國本土及國際化人力資源服務的專家,始終扎根一線,掌握行業前沿趨勢和信息,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積累了豐富的人脈和寶貴經驗。作為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資深專家,李云峰自2003年加入中智,為多家知名外資和本土企業提供外包和咨詢解決方案,幫助其完成人力資源模塊的升級和變革。
“我們現在服務了大概近千家外資公司駐華代表機構,一些外資駐華代表機構已經陸續出現了關閉中國代表處、裁撤員工的情況,涉及的行業有一些跨國教育機構,引發了一個新話題,接下來一到兩年,出國留學也會受到疫情的影響。”
新藍圖,中智北京以創新轉型助力就業
疫情讓很多行業承受沖擊、接受考驗,也對許多企業提出新要求,新形勢下,中智又將如何應對并發揮作用?
中智成立于1987年6月,主營人力資源業,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重點骨干企業。作為中國領先的人力資源企業,創新,始終是中智經營活動的方針,也是中智應對變化、適應時勢最具生命力的要素。
例如,近幾年,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中智北京)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我們想扮演一個角色,在勞動力市場中為供需雙方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縮短應屆畢業生從就業半年到一年間(成長)的時間。”
促使李云峰產生這種想法的,是他發現許多企業普遍反映,大學畢業生職業能力仍無法很快適應社會的需求,從畢業到工作這半年到一年的生產效率是極低的,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歷練才能適應企業和職場需求。這正說明,高校傳統培育體制亟待與市場接軌,除了正規的學業教育之外,對大學生提前進行職業素養培育和職場生涯規劃教育迫在眉睫。
因此,校企合作培養更對口、更精準的人才成為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服務人力資源市場的重要方向,為了更好地助力大學生就業工作,培育面向市場需要的專業人力資源人才,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與勞動經濟學院共同研發職業素養系列課程,面向勞動經濟學院人力資源專業學生開設。
自2018年9月開始,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與高校創立“中智班”,設立共計20余門課程,結合學校培養體系及教學理念,為數百名學員開展人力資源專業實操和職場技能等系列培訓課程,還攜手客戶提供崗位實踐機會。
李云峰介紹說,“我們成立了一個導師團隊,一些外企、民企的高管到中智班做客座教授,從大二大三開始進校園,給大學生講企業是怎么運作的,通過這個方法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比較清晰的規劃。”
“中智班”把用工端和教育端相結合,幫助企業走到學校去,讓學生離崗位更近一些,而這只是中智創新轉型、變革發展的舉措之一。近幾年來,創新發展舉措讓中智取得諸多成效,在行業中高速發展。
2019年,中智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15位,同列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第83位,連續14年領航中國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服務業。截至2020年4月,中智服務超過來自全球的9.4萬余家企業,其中包括239個世界500強集團下的1057家企業及148個中國500強集團下的611家企業,服務客戶人數達243萬余人,客戶覆蓋外企、國企、民企等多類實體和機關事業單位,規模效益領先于全行業。
在如今這樣的時刻,我們也許更能了解時代是多么瞬息萬變,中智公司作為一家央企,將始終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持續關注就業問題,增進作為“國家智庫”的影響力,以人力資源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知識產權等與人力資源主業相關度高、國家戰略高度關注的新興智力服務領域,助力職業生涯,成就美好人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