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風和日暖。吉林省舒蘭市雙河村的支書尤雙印忙得熱火朝天。他一邊與合作社成員商議水稻插秧、有機肥采購等事項,一邊推進著水稻生產線和倉儲建設的土地規劃、審批手續。
忙碌的尤書記
“只有將基礎工作做扎實,把水稻生產線和倉儲如期建成,今年的‘分享村莊’項目才能更快發展,在脫貧攻堅決勝年,雙河村才能不掉鏈子......”尤雙印言語間充滿希望。
雙河村全貌
今年是49歲的尤雙印擔任村支書的第7個年頭,在他看來,雙河村多數農民都在土地里“刨”生活,要想脫貧致富,就得做好土地這篇“大文章”。而他所謂的“分享村莊”,正是中國三星響應“精準扶貧”號召,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大型產業扶貧項目,這個項目被他視為雙河村更好服務村民的新陣地。
脫貧迎來新轉機
舒蘭市有著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和厚重的水稻文化,享有“貢米之鄉”的稱號,舒蘭市雙河村種植水稻,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性。位于北緯44°黃金水稻種植帶、發源自長白山脈的清冽河水自然澆灌、年均2450個小時的日照、肥沃的黑土地、遠離工業污染等,一系列優勢都讓雙河村產出的大米,有一股純正而特別的米香。
舒蘭水稻遠近聞名
雖然資源優質,但雙河村村民一度苦于不懂經營,村民扣除種植成本后收入微薄,優質大米賣不上好價錢,村里曾有34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過兵又經過商的尤雙印,頭腦靈活點子多,做事雷厲風行。當初,村民推舉他為村支書,就是希望這個“能人”成為全村的致富帶頭人,帶著鄉親們改變雙河村的發展窘況。
“不能讓村民們豐產不豐收!我們得讓雙河的優質大米進城,進京,在更大的市場獲得認可。”這是尤雙印定下的發展目標,但真正推進起來困難重重,不僅缺資金,而且缺技術、缺管理、缺人才……
就在尤雙印一籌莫展的同時,遠在千里之外中國三星,也正在全國積極尋找“分享村莊”項目的合適落點。而考察的標準,除了村里農產品資源優質、村民致富意愿強烈之外,最重要是村莊帶頭人熱情肯干,執行力強效率高,這也與三星“人才第一”的理念一脈相承。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尤雙印有想法、有干勁,還有村民的擁護和支持。在對村莊進行詳細的考察評估后,2018年,中國三星“分享村莊”項目正式落地雙河村,尤雙印和村民們的脫貧路,也由此迎來了重要轉折。
精細化管理拔窮根
“分享村莊”項目落地后,中國三星和扶貧基金會首先協助雙河村進行合作社組織架構的優化,提升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同時向社員明確合作社的“權、責、利”,并改善村民田間作業的精細度與水稻品控。
舒蘭大米顆粒飽滿品質上乘
“管理提升了,合作社的作用也發揮出來了!”據尤雙印介紹,項目落地后已吸納137家農戶加入合作社,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進行運營管理和利益分配。村里建起15000畝的綠色生態有機水稻種植示范基地,由合作社參與進行選種、育種、種植的精細化運作,水稻品質獲得了更大提升。
水稻采收后,尤雙印帶領合作社進行統一加工、包裝、銷售,售價比以前高出0.5元左右,議價能力大幅提升。加上中國三星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力推,雙河村大米聲名遠播,很多外地客戶紛紛前來購買。尤雙印興奮地說:“舒蘭大米的品牌塑造了起來,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了。”
舒蘭大米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越來越高
按照合作社收入分配方式,合作社成員可獲得收購溢價、交易額返還和按股分紅收益,而貧困戶除能享受這些權益外,還能獲得1000元貧困惠顧金收益。
中國三星“分享村莊”項目實施的第二年,雙河村實現了整體脫貧摘帽,尤雙印也榮獲吉林市脫貧攻堅獎。2020年,雙河村合作社還從鄰村流轉了1800多畝土地,以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變化,打牌、閑聊的少了,尋思發展的人多了。”尤雙印說,這才是雙河村今后擴大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9年雙河村合作社豐收場景
拓寬思路繪未來
人的思路扭轉了,“貧”才能脫得徹底,人的思路打開了,“致富”才能提上日程。現在的尤雙印,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從產業鏈的角度,將雙河村的水稻產業做大做強。
2020年,雙河村將在中國三星和扶貧基金會的幫扶下,建設并投產水稻烘干、加工、包裝等三條生產線,同時還將建設一個占地2000平米的倉儲基地。據尤雙印介紹,生產線建成后,雙河村可實現三到四個村的水稻加工量,這也將成為合作社新的增收渠道。
“以前,我們種植的水稻需要委托其他加工廠加工,每年的委托加工費就達30萬元左右,我們自己的生產線投產后,不僅可以省下這筆加工費,還有能力加工鄰村的水稻,收取一定加工費用。”尤雙印說,生產線預計10月秋收時節投產運營,正好為今年秋糧加工提供便利。
在銷售環節,尤雙印計劃線下與線上聯動發展。線下在鞏固當地市場的基礎上,拓展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市場,讓雙河村的優質大米進入品牌商超。線上建立起雙河村自己的微商城,并招聘培養熱愛農村、農業的年輕人,借各大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
在田間勞作的村民們
“目前,合作社成員年齡普遍偏大,在電商渠道的探索上經驗有限。年初,我邀請了網紅來給合作社干部做培訓,嘗試了一下‘直播帶貨’,效果不錯。” 尤雙印說,“接下來,我考慮要通過績效激勵、利潤分成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我們線上推廣的隊伍,增加我們自身品牌的電商流量。”
雖然,眼下的工作千頭萬緒,挑戰也不小,但尤雙印像個年輕人一樣精神飽滿,活力充沛。他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成竹在胸地等待著屬于雙河村的“大豐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