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發展高質量經濟的新引擎,今年“新基建”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2020中國經濟發展的高頻熱詞。全國兩會期間,眾多科技行業代表委員就政府工作報告中的5G基建、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領域的發展路徑以及如何推動產業發展和消費升級等方面紛紛建言獻策。
近日,蘇寧零售技術研究院聯合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發布的零售科技行業首份“新基建”深度調研報告,對零售行業的“科技基建”做了深度解讀,并首度完整披露蘇寧在下沉市場新基建的思路與布局。
當前,下沉市場的消費群體并不像想象中的還處于消費的初級階段,即過度關注價格而忽略品質,尤其在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后,下沉市場對于消費體驗、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的訴求愈發強烈。消費需求的改變,也在倒逼企業商戶加速轉型升級。蘇寧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荊偉在白皮書中提到,新基建將催化零售企業大刀闊斧的數字化升級,背后是用戶、場景、供應鏈的全面再造。因此,下沉市場也急需“新基建”全面重塑生產經營全要素。
(圖蘇寧零售技術研究院發布“新基建”深度調研報告)
市場下沉,消費服務上行
“新基建”帶來了5G、AI等技術的普及,作為蘇寧進攻下沉市場的主力軍,零售云也迎來智能化變革,在品牌供應鏈、門店管理等方面發揮更大優勢。據悉,蘇寧大數據顯示,蘇寧易購零售云4月新開門店突破410家,5月GMV增長156%,整體門店規模將突破6000家。2020年蘇寧持續加速蘇寧易購零售云加盟店的布局,進一步拓展下沉市場。零售云通過全場景的數字化重構和全價值鏈的平臺化賦能,幫助縣鎮的中小商戶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圖蘇寧零售云斬獲2019CCFA零售技術創新大獎)
作為智慧零售能力對外輸出平臺,蘇寧零售云的核心在于多方共贏,向合作伙伴開放蘇寧的品牌、供應鏈、IT、售后服務、物流、運營等能力,幫助企業降低經營風險,提升運營效率和經營利潤;對于下沉市場的消費者,能夠輕松獲得低價高品質的商品,優質的消費體驗。蘇寧科技集團零售云研發中心總經理潘兆湧表示,下沉市場最核心的東西是業務模式和把握市場趨勢。蘇寧零售云在新基建的推動下,不僅在以C2M、無人訂貨和微店為代表的下沉商業模式方面取得巨大突破,還將進一步“上行”到蘇寧小店、菜場、超市,通過互聯網平臺,更廣泛的觸達用戶,用戶的消費體驗將獲得進一步“上行”。
除零售云外,蘇寧拼購也是蘇寧布局下沉市場新基建的的另一員“大將”,蘇寧村、拼工廠、拼基地等賦能模式相繼推出,形成了“工廠/農戶-蘇寧拼購-消費者”的極簡供應鏈。通過拼購平臺的鏈接,農戶和中小企業主可直接擁抱一線市場,打造本地特色農產品品牌,實現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消費者也可實現品牌、商品、售后服務的多元化選擇。
耕耘“新基建”,“智慧”下沉
今年的618是后疫情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消費狂歡節之一,也是對電商平臺的一次考驗。消費者對于低價好貨、優質消費體驗的需求越來越高;其次,在“新基建”的驅動之下,今年618電商大戰必將在低價高質為代表的下沉市場展開更猛烈的爭奪。
(圖:縣鎮市場消費者在小程序上領取補貼頁面)
據悉,618期間蘇寧零售云將面向全國推出“家電下鄉”活動,掀起市場“下沉風暴”,參與品牌超百家,預計投入價格補貼過億元。蘇寧通過零售云等加速下沉市場的布局,不僅結合了自身在3C、家電、通信等產品方面的優勢,更憑借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運營,以數字化的力量重塑下沉市場格局。
新冠疫情正在深刻改變消費行為,蘇寧通過全場景協同配合,以科技為支撐,搭建了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村、從電器到快消的全域經營網絡,充分滿足消費者線上購買、線下服務、到家服務等需求,推動著零售經營智慧下沉到縣鎮級市場。
疫情下,蘇寧正在加速發生蛻變。通過集合“供應鏈+門店+社交電商”的離店銷售新模式,打通線上線下場景之間的壁壘,同時家樂福聯合下沉至社區的蘇寧小店完善快消品供應網絡,形成多樣化的消費者購買渠道,全場景、高時效、低成本地推動著快消品類到店、到家銷售。目前,蘇寧到家業務已經形成“1小時達+半日達+預售自提”的供應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有效帶動了用戶活躍度攀升。為進一步提升履約能力,蘇寧物流還持續加大物流設施網絡建設投入力度,推動倉儲配送業務開放。
盡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以蘇寧為代表的科技型創新企業仍在持續的加大技術投入、業態布局等智慧零售基建設施的建設,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的提檔升級。事實上,蘇寧近年來層層鋪開的全場景零售正是在逐步響應國家“新基建”戰略。面向下沉市場,蘇寧借助零售云、社交電商、到家業務、直播帶貨等業態布局與經營方式,帶動了業績穩健增長,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業態協同能力。對于下沉市場新基建建設的未來,蘇寧又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