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關鍵時期,為激發社會資本的動力和活力,加快形成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格局,農業農村部于近期印發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文件明確了投資的重點產業和領域,創新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引導帶動功能,不斷調動強化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下面,通過幾組數據解讀這份文件的核心內容。
12個重點投資領域。 針對“三農”領域的短板,文件提出了12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點產業和領域。包括:第一產業的現代種養業、現代種業;第二產業的鄉土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第三產業的鄉村新型服務業、新恒泰循環農業、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數字鄉村建設、農村創新創業、人居環境整治。可以看到,農村地區已初步建立較為全面一二三產業體系,其中第三產業的涉及面日益擴大,在產業體系中所占的比重也將逐步提高,將成為未來農村經濟的重點發展領域和重要增長點。
10大國家級農業園區。 打造高質量特色園區是地方政府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完善園區公共服務設施和能力水平建設,能夠有效促進要素集聚、產業集中、企業集群,增強對社會資本的引導和集聚效應,成為信息匯集、投資對接的服務中心。文件提出構建十大農業園區平臺,包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村創新創業園區、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和孵化實訓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南繁硅谷等重大農業園區。
8大重點工程項目。 重點工程項目能夠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各方面便利條件,是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最好的切入點和落腳點。以下八個領域將是最值得參與的投資項目,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優質糧食工程、大豆振興計劃、奶業振興行動、畜禽種業振興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國家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等。建議持續關注政府發布的項目的參與方式、運營方式、盈利模式、投資回報等相關信息。
3大創新合作舉措。 一是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讓社會資本投資可預期、有回報、能持續,適用于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二是推動設立政府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大力支持、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鄉村振興基金。鼓勵相關基金通過直接股權投資和設立子基金等方式,充分發揮資金撬動作用,推動農業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三是創新村企合作模式,鼓勵社會資本采用“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土地流轉+優先雇用+社會保障”“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利益聯結方式,與農民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形成穩定利益共同體;農民則以土地經營權、水域灘涂、勞動、技術等入股,做大做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國家大力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背景下,《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的及時出臺,有效化解了社會資本參與農業農村項目投資的疑慮,解答了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通過展示國家重點規劃、示范園區、重大項目工程的內容,明確鄉村振興重點產業和領域,既向社會資本展示了農業農村的投資空間,又為社會資本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必將激發起社會資本的動力和活力,為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大的資金支持。(中城振興產業智庫 陳靖馳 宛何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